杨长顺的话,让杨忠宁心里有了些许的裂缝,对于常春英,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愧疚,可是偏偏,有些话,他终究是说不出来的。
他感念常春英的好,但是也知道两个人的不合适,如果常春英不是那么烈性,能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好说,服个软,他说不定就不会跟她吵了,偏偏每次有了什么事儿,常春英都跟炮仗一样似的噼里啪啦的吵闹着,他也是个男人,怎么受得住!
两个人就这么别扭的睡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依然照旧,这样的前一天吵闹,第二天还是过日子的状态,两个人像是都已经习惯了一样,谁都不会多说什么。
可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村里,十之八.九的夫妻,都是这么过的,有打破头的,有骂娘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想着不过了。
就算一时之间有过这样的想法,也不过一两天,就能调节好自己,大家都普遍的文化不高,不会想着说要好好沟通,好好聊一聊什么的,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而且,这个时候刚没了公社,不用每天去挣公分,他们想要快点富起来,也的确是没有说话那么简单的。
可那些日子相对来说会好一点的,大多数也是比别人更早一些看到机会,外出下广州的,承包建筑队的,养猪养牛羊养鸡的,比比皆是。
可常春英这一家,却是艰难中的艰难,虽然不至于沦落街头,但是还住着漏雨的草房,还没有外出打工,却背着外债,加上天天两口子吵闹着,真是应了那句贫贱夫妻百事哀,有时候,夫妻两个都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他们正是应该同心同德的时候,偏偏却从来都是看各自不顺眼。
时间久了,也就越来越没有话说了。
夫妻两个到了最后,竟是除了必要的话之外,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
虽然这样的做法避免了两个人吵闹打架,但是家里的整个氛围,也是十分的低压,让人觉得很是不舒服,就连小羊这样的小娃娃,都察觉出来了不对劲,要比以往,竟是更加乖了许多。
腊月里,常春英看着那已经长胖了不少的猪,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的轻松,不管怎么说,现在终究是多了些收入,这个年,是不愁了。
今年要是再跑着跟人借钱过年,她肯定是没有脸了的!
刚卖了猪,杨忠宁脸上也有了笑脸,心里觉得今天看常春英格外的顺眼,还多了一份的收入呢,日子总算是比以前要好上许多!
“大姐捎信回来了,说是她家那大闺女再有十来天就出门,到时候我就过去了。”
常春英不解的看向杨忠宁,这是啥意思?
大姐家的闺女出门,他们去是理所应当的,这杨忠宁为啥说他就过去了,是不让她跟小羊去?
像是看中出了常春英的疑惑,杨忠宁笑了笑,“你也没个好衣裳,去干啥啊。”
常春英有些好笑,原来是嫌自己去了丢人啊!
她倒是也不怪杨忠宁这么势利眼,也不难过他这么瞧不起自己,毕竟跟大
第17章 教训儿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