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瞎子这话是出自肺腑,不掺杂一点虚的成分。他现在养成了散步的习惯,听那电视里“专家”说的,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他还想往上活,怎敢不用心锻炼?他年轻时为谋生存,行走四方,什么路头都走过,什么苦头都吃过,风里来雨里去,檐下一身风霜。没想到,现在纯粹是为走路而走路。
杨家圩,乃至于白马渡,都有青杏捐款修建的小公园。公园里除了花花草草,杉树果树竹子,还有各种老年运动设施。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样的村镇,已算是罕见。罗瞎子不喜欢在这里行走。他认为,不管公园多大,在里面走路,那就是耍着玩儿,不外乎将一条路绕来绕去地转圈子,真没意思。
他还是爱去江边。每天清晨,在馆子里吃一碗?子粥,搭配一只咸鸭蛋几片咸萝卜干,瞬间就有了精气神。而后,再将竹杖握于手心,一步一步走出福祥饭馆的大门。他爱吹江边的风,爱闻江水浑浊的气味,爱听江水滔滔拍打的声音。打他头一次从难民船上惶惶恐恐地登岸,就爱上了这里。怎么说呢,觅食的时候,他对着几个渔民乞讨,作揖连连。也不知怎么回事,当他吃到第一口咸鱼的时候,瞬间想哭。这是真正的鱼肉,渔民们腌制的非常非常入味。这样的美味,可他们却视作弃履,这实在不应该啊。其实并非是腌鱼好吃,而是他太久没吃上鱼,加之饥肠辘辘,所以视为无上美味。过几天,他又时来运转,竟然在野外捡到几条熟鱼,摸摸索索啃上一口,菩萨娘娘啊,怎么这样好吃,这样好吃?他情难自已,一口气吞掉一整条。这鲜味,这嫩滑,这香气,和之前吃的腌鱼,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吃完鱼,他感动的竟然流出了眼泪。正是白马渡给予他味蕾的无上享受,才使他铁了心,今生今世,就留在这儿,即便是神仙集中的地方,那也不去了。
白马渡的美食固然是吸引罗瞎子滞留的原因,但这并非主要。真正让他放弃回老家,将白马渡视为人生理想地的最根本因素,是这里温暖而又包容的风土人情。当他狼狈不堪地从泥沼地爬上来,接过福祥饭馆的老掌柜文汝诚递来的热毛巾,嘴里喝着甜滋滋又辣兮兮的红糖生姜茶,闻着馆子里头飘来的喷香河豚鱼时,似有所悟——哎呀,原来自己吃的,是这么一个东西!这种“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兴奋、激动,种种复杂情感,促使他拍着脑门,这就是缘分,哪怕整个白马渡的人联合起来撵他,那也不能走!
他没见过河豚鱼,不知道这东西是圆的还是扁的,长的还是阔的,黑的还是白的,一切都是通过文汝诚的口中介绍。罗瞎子坐在石头上,认认真真听完了,才说,这就是长江水的恩赐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掌柜,你也是好人,像一只胖鼓鼓的河豚鱼,讨人喜欢呢。嗳,就是有一点不好,这么一个肥肥的小东西,怎么身体里都藏着毒呢。哦,它也是为保护自己,不然都被你们吃光了。文掌柜,你啊,也要学习学习河豚鱼呢,要是有啥人敢欺负你,那就拿出你的锋芒来,对坏人么,
第89章 春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