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声音响起。
“里正来了,快让开。”
“哎哟,里正你终于来了,差点闹出人命。”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
“里正,当初分家的事你知道,花氏这个狐狸精把我那老实儿子迷得三荤五素,唆使他跟我和他爹分家。
如今老三不在了,花氏也没为我张家开枝散叶,属大不孝,我收回万钱的房子,不过分吧。”
万钱,就是张老三的爹,张万钱。
张老太笃定的说,收回房子是铁板钉钉的事,就算里正来了也不好使。
里正吴达,四十出头,长着一张国字脸,肩背笔直,看起来温和公正的模样。
他看了眼花氏,花氏转身进了屋里,转头对张老太劝说:
“张老太,分家时你们找张老三要了二十两分家费,签了地契,我是见证人,这房子和地皮,按理来说属于张老三,你拿不回去。”
“凭什么拿不回?花氏没为我张家生一个崽,是不孝,老三死了,我不认这个媳妇儿她就是外人!外人怎么能住我老张家的房子?”
里正皱着眉,张老太太混不讲理了,无奈道:
“既然不听劝,张老三媳妇,把地契拿出来吧。”
张老太不屑一顾,有地契又怎么样?
一张白契,卖主和买主都不在了,只剩中间人,她咬死不承认,拿她没办法。
在大禹朝进行房屋转让买卖,会签地契。
分红契和白契。
农村一般默认白契就有效。
红契受官府认可和保护,每年需交税,大多数普通百姓为了节省这笔钱,买卖时都会选择白契。
然而如果遇上张老太这种无耻耍赖的人,就有的扯。
“里正,这是地契。”
花氏从屋子里拿出地契,交给里正时,花迎伸手接过去。
“在我手里看也一样。”
她知道红契和白契的区别,养爹曾说过。
因此当她跟花氏确认房子没人能拿走时,就知道她娘手中的肯定是红契。
如此重要的东西,拿在自己手中才最稳妥。
她张开地契,上面红彤彤的盖着官府的印章,写着买卖双方和见证人的名字。
“这......怎么是红契?”
张老太和林素震惊不已,连张富贵也有些吃惊。
分家时他们亲眼看见签的白契,不然也不会来闹这一出。
里正咳嗽一声,在几双瞪大的眼珠子中缓缓解释:
“当年张家大爷欠下赌债,偷偷找张老三要钱,张老三为了避免今日这种情况,重新签了地契。
我们三人一起去衙门签字报备,所以这块地皮和房子属于张老三,现在属于花氏,谁都没资格拿走。”
大禹朝有规定,丈夫去世后,其遗产,登记在册的合法妻子是第一受益人,有权决定房子的使用情况。
众人一片哗然:
“没想到张老三挺有钱,买地签红契。”
“你忘了有一年他和老邓家的猎到只老虎,卖了不少银子。”
村民们议论纷纷,看向张老太的眼光带着鄙夷。
不认白契这个风头可兴不得,要是都像她这样无赖,谁还敢买卖?
有这样的婆婆,任谁都会分家!
花迎把地契收好递给她娘,看向林素和张老太,手指头掰得咯嘣响:
“说吧,想怎么死?”
第四章:这娘们儿是真想砍死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