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东来拿出父亲的书信,交给薛来。
“薛大人,这是父亲让我转交给你的。”
薛来接过书信,看完后,眉头略显凝重。
赵东来见状,道,“怎么了。”
薛来道,“老师说他走错一步,前功尽弃,让你们好好生活,不要惦记他的安危。”
说到这里,场上的气氛突然凝重起来。
印象中,原主对父亲的感情比较复杂,讨厌中带着敬佩。
讨厌是因为父亲讨厌他,所以他也要讨厌父亲,跟小孩一样。
敬佩是因为父亲在原主眼中,清正廉明,颇有才学,这正是他所欠缺的。
面对着场上压抑的气氛,薛来很不合时宜的叹了口气。
赵东来看着薛来,心说,这一大家子目前可都指望你呢,你叹气什么意思......
“怎么了,薛大人。”赵东来关切道。
“一言难尽。”薛来道,“夏州刺史周大人命令我给定远军筹措粮草,平定县需要上交十万担官粮,原本像平定县这样的县城,每半年交一万担就够了,不知怎的,这突然一下子翻了十倍,就灵州现在这个局势,各地百姓能自给自足就很不容易了,又赶上灾年,上哪找这么多粮食啊。”
“你们来之前,我就在和县城里的粮商商议此事。”
赵东来道,“这夏州刺史为何突然这么做啊,是故意刁难你吗?”
薛来道,“也不是针对我一人,是根据各县的情况。平定县灾情尚好,所以征收的粮草要多些,可是即便如此,一下子拿出十万担粮食出来,到时候百姓缺粮,粮价必定上涨,恐怕又会引起暴动。”
赵东来道,“那你可知为何突然要这么多粮草?”
薛来道,“听说是为了准备抵抗边境外敌,这谁知道呢,边境真打仗了,节度使也不一定会发兵支援边军。恐怕这粮草多半是为了他自己。”
“整整十万担粮草啊,整个平定县人口二十万不到,按照每人每天半斤的粮食计算,一天也不过才消耗一千担,也就是说十万担粮草够整个平定县吃三个多月,这可是整整二十万人,可是灵州道所辖的兵士不过六万多人,整个灵州道几百个县,这一趟下来有多少粮草,也不知道节度使大人想干什么。”
想造反......赵东来心想,这不是很明显吗,谁没事屯那么多粮草,不就是怕打起仗来,旷日持久,士兵们没粮食吃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一个保安都知道。
赵东来道,“那大人可想到法子了,怎么凑齐这十万担粮草。”
薛来摇了摇头,道,“现在官仓里有接近三万担,县里的粮商说最多能拿出来两万担,这样还能勉强维持粮食的价格,以及市场的正常运转。可是还有一半的空缺。”
“即便是粮食交上去了,官仓里没有余粮,要是再碰到饥荒,就不好解决了。”
好吧,我表示头都大了,意思是粮食交不上去呗......赵东来摇了摇头。
没奈何,知识储备量在那摆着。
赵东来道,“那去临近的州县买不行吗?”
临近的州县也想来这里买呢......薛来摇了摇头,你是真的皮......
“暂且先不说这事了。”你们一路上舟车劳顿,我先带你们去宅院看看吧。
第43章 平定县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