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还有爱屋及乌情感因素,有和元后赫舍里氏的少年夫妻的情分在里面。
两人少年夫妻,又一同经历过权臣跋扈、三藩作乱这些艰难岁月,自然感情深厚。
偏偏元后赫舍里氏又在最美好的年华,夫妻感情最深厚的时候,因为难产没了。
因为这个原因,元后赫舍里氏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自然不是后面进宫的那些妃嫔能够比得上。
毕竟出现在康熙帝身边的时间不一样,没有一同面对内忧外患的经历。
元后赫舍里氏没了以后,康熙帝的这份感情,理所应当就投注在两人唯一活着的孩子身上。
舍不得让其他人抚养这个生而丧母的孩子,担心不是生母,抚养孩子不上心。
也不愿意让这孩子和其他人产生母子感情,只记得养母,忘记早逝的生母。
所以选择亲自抚养这个孩子,后面的事情就更加是理所应当,一点都不奇怪了。
本来就是最偏爱的孩子,所耗费的心血也是最多,感情当然只会越来越深。
一个孩子是养在身边,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的事情,每天都要特意花时间来询问安排。
其他的孩子要是额娘得宠,可能隔三差五还能见一面康熙帝,要是额娘不得宠的话,根本就没什么机会见康熙帝。
在这个情况下,哪怕都是亲生的儿子,其他皇子阿哥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肯定是没有办法和康熙帝亲自抚养的太子相比较。
不过事情都有利有弊,皇太子享受了康熙帝独一无二的父爱,地位远超于其他兄弟姐妹,自然和其他兄弟姐妹关系也不算好。
谁让都还是小孩子,心中没有那么多的利益考虑,看着康熙帝对皇太子的重视与疼爱,有几个孩子能不嫉妒?
尽管皇太子也清楚自己身份与别的兄弟姐妹不同,他是大清的储君,未来的皇帝,本来就是孤家寡人。
可是尽管知道这个道理,皇太子现在却也只是小孩子,还是没有到真正享受孤独的年纪。
但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又只有康熙帝,后宫妃嫔不敢接触他,兄弟姐妹不愿意接触他。
康熙帝哪怕最疼爱这个儿子,作为帝王需要处理的事情又太多了,能分给皇太子的时间也不算多。
所以皇太子虽然自恃身份,并不打算主动跟其他兄弟姐妹示好,和其他兄弟姐妹搞好关系。
就算要和其他兄弟姐妹搞好关系,也应该这些兄弟姐妹主动找他示好,哪有他一个皇太子先低头的道理?
但是对于琳琅这一个主动粘上来的小团子,皇太子还是十分喜欢,心里面只觉得暖融融。
平时自己得了什么东西,觉得琳琅会喜欢,都会差送到承乾宫给琳琅。
现在听着琳琅说自己每天做了什么的这些小事,心里面也感到了一丝甜。
于是太子不但留琳琅用了膳,在两人用过膳以后,还留了琳琅好一会。
直到看时间不早了,要是琳琅再不回去,皇贵妃就要着急了。
又想到自己也还有功课没有做,才放琳琅回去了。
第35章 琳琅和太子的交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