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瞬间眼神都发光了,甚至就连握茶杯的手都激动的有些微微颤抖。
以内陆的人口基数,如果真的做到何骁说的那般,那他的书可就真算得上是被上亿人知晓了。
这可是他毕生的追求,而现在仅仅是何骁几句话就轻易帮他完成了。
说不激动,那绝对是假的。
但何骁的话还没有停下,依旧在继续说着。
“金老,您或许还忘了一样东西!”
“电视连续剧和电影!”
“如果您的书能够被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的话,哪怕就是选段被排成话剧。
这些受到影响的观众,恐怕也比您单纯地发书和在明报上连载更加有用吧!”
“相信您也了解,咱们华夏子孙有许多人天生就看不进去文字的东西。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每天忙碌的身心俱疲,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对文字不敏感。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但电影和电视剧,甚至与话剧都不一样。
他们是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种就相当于是劳作之后的休闲娱乐。
让人接受的程度,我相信比起单纯的文字更容易许多。”
……
电影和电视。
瞬间就击中了金老的软肋,如今香江的电影电视工业虽然不算太发达。
但许多家庭也都有了自己的电视机,也有许多相对富裕的家庭走进了电影院。
如果他的作品要是真的能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的话,那岂不是说上到80岁下到三四岁都能够受到他作品的影响吗?
一个作家,毕生最大的追求恐怕莫过于此。
然而何骁依旧没有停下,又将游戏与有声剧,这些本该是后世才会渐渐发力的行业,缓缓地讲述了一遍。
“何生!不用说了,明报我愿意卖给你。
但是作为交换的条件,你必须帮我做到我以后的每一部作品,都拍成电影电视剧,甚至有声剧!”
听完何骁描绘出来的宏伟蓝图之后,金老终于忍不住动摇了。
他倒不是看到蓝图之后莫大的商业版图,而是真心想要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作品。
其实以金老现在的发展路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全国,甚至全球的华人都会知道他的大名,知道他的作品。
到那个时候真的是上到80岁下到三四岁,随便拿一个出来就没有不知道金老作品的。
实在是射雕三部曲,和鹿鼎记太过于经典。
“金老!既然您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晚辈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得帮您把这事儿完成。”
只是提前加快了一些进度罢了,何骁你乐得答应。
毕竟金老的作品质量放在那里,不管是什么年代,都会有无数人喜欢的。
更何况以金老作品的质量,只要形成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链。
这个商业链条,最少能够给何骁提供5~10年的资金支持。
甚至到了后世,他依旧能靠着金老的作品赚得盆满钵满。
第344章 准备回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