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刚好太子殿下在这里,不如我们请太子殿下出题,我们以题作诗,由太子殿下裁定,如何?”
“可。”闫冬青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看起来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担心,太子殿下会偏心京都儒生,显然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完全的自信。
太子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说道:
“今日,孤醒来的时候发现宫里的柳树已然绿意盎然,不如就以春为题,如何?”
“喏。”“喏。”两人同时应下,然后各自思考起来。
太子手中茶未凉,闫冬青便吟道: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京城。”(借武元衡)
一首诗唱毕,闫冬青睁开了双眼,傲然的神情爬上了脸庞。
“好!”太子喝了一声,鼓掌道:“好诗!好才华!”
与闫冬青比试的儒生惊愕的看着闫冬青,又细品了一下自己心中所想,摇了摇头。
“是在下输了。”朝着太子施了一礼,失魂落魄的走向同窗。
看着闫冬青骄傲的脸,张谨言莫名的不爽,作为穿越者,老子才是主角。你咋还这么骄傲呢!?
我不会作诗,但是我脑子里面都是诗!想到这里不由得嗤笑了一声。
“哦?言哥儿,可有什么高见?”太子听到了张谨言的嗤笑,不由得疑惑了起来:“这混世魔王又要起什么幺蛾子?”
张谨言看了看闫冬青,又看了看太子,拱手说道:“啊,没什么,觉得这诗一般般。”说完还摊了摊手。
听到张谨言这么说,太子不禁抽了抽眼角,张谨言有什么几斤几两自己可是太知道了,要说调皮捣蛋,张谨言一个顶俩,还能带坏四五个,身后的弟弟就是最好的例子,好好地一个三皇子,就跟着张谨言在淮王府玩了三天,回宫差点把宫殿掀了!
“那,言哥儿有何高见?”太子问道
“高见嘛,倒是没有。”
张谨言心想:“我能有什么高见!?我又不是儒生,那诗让我鉴赏,就只能得到个挺押韵的评价!”
“但是我也有首诗,闫冬青,你来帮我品鉴一下?”话锋一转,张谨言冲着闫冬青开炮了!
“愿闻其详。”
闫冬青看着面前的张谨言,远在山东的他也听说过此子的名号。
因为离着北地近,而北地又由八王爷和淮王轮流驻守,因此对于淮王比较了解,自然就听说过张谨言的名号。
不过,可不是什么好名号,了解过的人都说淮王张怀义虎父犬子。老子是一条顶顶的好汉,可惜却有一个混世魔王,不学无术的儿子。
这样的人能作出什么样的诗句,闫冬青并不担心。
张谨言低头假装思考,不一会张嘴说道: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色烟柳满皇都。”
“轰”这一下不得了,太子和闫冬青还有周围的学子都长着大嘴瞪着眼睛看着张谨言,尤其是王文贤,好像遇见鬼一样!
“这...这...这...”闫冬青这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全场鸦雀无声,不多时,叫好声轰然响彻醉仙楼二楼,就连楼外街边也听见了醉仙楼内叫好的声音!
“好!”
“好诗!好诗啊!”
“我京都又出华章,此乃文坛一大盛事啊!”
“......”
众人七嘴八舌的为张谨言叫着好,张谨言看着惊愕中的闫冬青,露出了刚刚闫冬青的同款骄傲!
“言哥儿,这是你作的?”太子不敢置信的问着张谨言。
“啊,不然呢!”张谨言回头应了一声,又转过头用下巴看着闫冬青。
“神了!神了!言哥儿,你真是神了,你上次脑子受伤是把你打开窍了?要不你也照我脑袋来一下?”
张谨言,正骄傲着呢,闻言眼角一抽,这么脑残的言论,不用说一定是王文贤这王八蛋说的!
“去你的。”张谨言没好气的回了王文贤一句。
早有好事的学子,将刚刚张谨言作的诗抄录的下来,卷起纸张就跑了出去,跑出了醉仙楼之后大声叫喊着:“幸事!幸事!我京都文坛又出华文!又出华文了!”
街上的人纷纷议论开来。不用说,这首诗不消半天便会传遍京都了。
太子李轩仁惊愕过后,换了个眼光看了半天张谨言,给张谨言看的很不自在。
在心里诽腹:“这孩子不能有李承乾的毛病吧,我可不是称心啊!”
良久,太子问出了心中的问题:“言哥儿,这是你刚刚作的诗?”
这个问题可比王文贤问的有水平多了,问的是这不是你家那位先生作的诗吧?你来着充数了?这要是传出去可丢人丢大了!
张谨言一拍胸脯:“作诗?那不是跟喝水一样简单?”
第5章 作诗不就像喝水一样简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