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花荣的箭[2/2页]

乱世 开局八百死士 叔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那军官带着人将刘高的尸体拖下后,苏夏转头交给了花荣的新任务——刺杀西门庆!
      高俅怎么会做肯定让宋徽宗失望的事情呢?
      对高俅来讲,无过才是福。
      很快,他佯装生病,举荐了由段鹏举、顾廷烨为联合指挥的大军,组织冬季攻势。
      按照高俅的理解,段鹏举、顾廷烨都算是能打仗的家伙,但这二人又都不为自己所用。
      用他们在冬天来对付苏夏,算是以毒攻毒?
      不管怎样,自己的亲信不能受到损失。
      高俅给赵佶写了这个奏疏(类似于奏折)后,赵佶倒是同意了高俅的这个意见。
      高俅的奏疏是,冬季不利于大军出击,而且正赶上大名府集结的大批装备物资、粮草都被苏夏他们抢夺一空,官军损失惨重,莫不如让官军以小股精锐部队出击,而不是大军出击,起到一个制衡的作用。
      等到来年春天,大军再出击,高俅这样说,赵佶也算是同意了。
      很快,抽调召集了顾廷烨、段鹏举,各带五千精锐部队,袭扰苏夏军。
      对于顾廷烨和段鹏举这两人出兵“奇袭”。对苏夏他们来说,已经不算是个秘密。
      甚至对他来讲,这是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北宋军集结、到出征,一举一动都早在苏夏布置的眼线中,情报上的泄露是北宋军的败笔之一。
      原本顾廷烨带着天武军有八千人,但高俅和他嘱咐道,此次攻击苏夏部只求奇袭而不力图与全歼,粮草准备不多,只能备齐五千人的粮草,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大军才能集结。
      顾廷烨心虽然有些不甘,但还是决定,出击!
      与顾廷烨的求战心理不通,两路进攻分别为上军和下军,采用的事各自为战的态势,目标为袭扰,牵动苏夏他们的发展,为明年大军出击做好保证。
      段鹏举接到任务后,内心里却是很是不安,他知道,苏夏他们可不好对付,他和苏夏接过手,知道苏夏的军队并不好惹。
      与之相反的是顾廷烨的战斗欲望,顾廷烨的战斗欲望已经是非常强烈,在他的眼中,苏夏还只是那个政和元年自己认识的沙门岛知寨,要是没有自己的帮忙,不,尽管自己没有帮太多的忙,那要不是周斌、提刑官宋大人几人都觉得他不错,合力推荐他为平海军都指挥使,又怎么会有他的今天?
      短短几年,他倒是翻了身,不但后来担任了平海军的都指挥使,还升级成为了平海、澄海两军的都指挥使。
      事后,他又负责登州、青州两地的军事作战指挥,可以说是后续的升迁和他无关(宿元景宿太尉的帮忙),但最初苏夏担任平海军的指挥使和他还是起到了重要的关系了。
      一想到这,顾廷烨就觉得苏夏好不知趣,这苏夏怎么就敢和朝廷作对。
      这样一想,富有忠君爱国思想的他就觉得,这苏夏真是个混蛋!
      这次带领的尽管只有五千军兵,但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件事——前朝的名将李靖,他想重新搞这样一出,来个雪夜灭苏夏!
      (注:李靖,雪夜灭突厥,公元630年,六旬的老将李靖执行一项突袭任务——突袭突厥可汗的王庭,此战正值深冬,获胜后,李世民奖赏李靖说:“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第130章 花荣的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