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2章 神经病啊[1/2页]

明末掀桌子玩家 松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发怒早了,正月十三,江南又一份奏疏送到通政司。
      ‘疏的意思就像后世的论文,分析问题,而后提出解决建议。
      不像奏折,就是个汇报性质,单论一件事,只有请示、或者处理结果。
      之前的奏疏,只是大概总结讨论一下。
      这次的奏疏,直接挑明了朝廷对天下‘失控,贪腐成风,庸人当道,流贼遍野,民不聊生。
      ‘兵圣在世,朝廷却嫉妒其才能,执意阻扰唐氏进入中原惩治乱民。
      内阁三人组被喷了个狗血淋头。
      这次的署名比上一份多了七百多人,崇祯革除功名的圣旨只要不到,他们还有上奏的权利。
      唐琪没有急,得慢慢添柴,京城的舆论总是习惯‘慢慢发酵。
      正月十五,同样的奏疏,江南又来了。
      两天一份,完全是在追着‘朝廷猛攻,连续三份奏疏,都‘流传到民间传播。
      崇祯有一种天下人心尽在唐氏的感觉,越发暴怒,看都不看一眼,就让通政司当面烧掉。
      这个‘副作用,唐某人当然会有所准备,朱由检就需要这种被天下人‘抛弃的猛药。
      能唤醒就唤,唤不醒,大不了一拍两散。
      到时候,副作用,就是巨大的‘声望。
      上位者的游戏就是这样,大势在我,占尽上风,怎么玩都立于不败之地,妙不可言。
      正月十七,让崇祯喷一口血的奏疏来了,里面有南直隶中军都督府的勋贵,徐弘基带头,一个不落,全在里面署名。
      “言辞恳切、忠心可昭日月。”
      ……
      江南,朝廷正式失控。
      几天前张茹澜给唐琪发报,徐弘基悄悄带着一众‘鬼才,亲自到苏州拜见,希望到镇北王麾下效力。
      这帮家伙此刻才认识到‘势不可挡,有点迟,但也不算太晚,毕竟没有造成什么大规模杀戮,不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唐琪也就坦然接受了这群‘烂泥,以后有的是地方安排,总会有点用处不是!?
      听说朱由检在知道南京勋贵的署名后,反而平静了下来,什么也没说,更没有发怒。
      反正内阁休沐,圣旨未发,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尴尬境地。
      京城还是没什么声音!要有,也要等到正月二十大朝之后。
      在这之前,崇祯从头至尾只有‘被动挨揍的份。
      正月十八,顺天府东面边境,休息了两天的运输队,一行百辆马车,采用亮瞎人们狗眼的方式入城。
      敞开银箱,插着镇北王迎亲的大红旗帜,把闪着银光的五百万两现银大摇大摆的运进了内府。
      陛下有钱了,朝廷有钱了,唐氏把七成家产送给了内府。
      这是放出去的风声。
      为国为民,镇北王当第一。
      又收割了一波名声,赚取了足够的流量。
      正月十九,江南的奏疏又来了,大儒钱谦益亲自操笔,上万字的奏疏,加上四千多人署名,是用驮马运来后在京城才粘到一起的。
      ‘驮马上书,值得史书中记上一笔。
      又是一把猛火。
      正月二十,朝臣在恐惧又看戏的心态下,准时参加朔望大朝。
      王承恩一句,“陛下有恙,休朝五日。”
      终于引爆了京城朝臣的沉默。
      ……
      在一些言官的带领下,频频有人上书朝廷建议采取江南士

第212章 神经病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