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4章 镇北伯[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八大晋商大部在太原,最著名的范家在宣府总兵的地盘张家口,张家口是宣府兵马驻守,他要抄家得和宣府兵马借路。
      干这种事不能急,得花最少的代价用最少的时间来解决。
      就和夺大同兵权一样,如果进来就硬干,到处打起来,只会浪费时间和人力,并增加伤亡。
      丁毅也不急,心中默默盘算了会,准备下一步棋。
      “大伙都坐,都坐,今天这里没有总兵和掌柜,都是兄弟。”丁毅客客气气的招呼大伙。
      同时一挥手,好多小娘们端上点水,茶水,水果。
      诸掌柜第一次看到丁毅这么客气,大伙相互观望,眼神交流,这丁毅收了钱后,果然对咱们客气多了。
      真是贪官啊,大明军将俱是如此,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范永亨率先陪笑道:“丁总兵,不知这次所谓成立晋商商会是何意思?大伙儿,都想知道呢。”
      众掌柜纷纷点头。
      丁毅一本正经的想了想:“诸位都是商人,但大明朝重农轻商,诸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第一句话说完,全场就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丁毅继续道:“说句心里话,士农工商,本镇心里,最尊重商人,最佩服的也是商人。”
      “本镇自己在旅顺就是善长经商,用经商的钱,才能训练精锐的兵马。”
      “商业活动,带动商品运输,商品交流,百姓致富。”
      “如果没有商业活动,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必需品,油盐酱醋,煤铁钢柴,所有的一切,都将受到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失去来源。”
      “大明的天下,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商人,愿意奔波各地,历经辛苦,腾挪转运,才为天下百姓,带去了他们需要的各种商品和物资。”
      “没有商人,京城的皇帝和勋贵们吃什么,用什么。”
      “没有商人,国家的军队吃什么穿什么。”
      “没有商人,那些当官和文人,看什么读什么。”
      “商人,才是国家的根基,皇朝的一切,我丁毅,要替山西的百姓和官员,谢谢今天在场的所有晋商,感谢你们,为山西百姓做出的辛苦和努力。”
      丁毅声音越来越大,说到最后几乎是大喊而出,然后弯腰,向诸商人抱拳行礼。
      全场晋商目全口呆,有人俨然眼中湿润,也不知过了多久。
      “哇”突然人群中有人痛哭失声:“丁总兵。”
      接着现场炸了锅似的,晋商纷纷或痛哭,或兴奋大叫。
      “丁总兵了解咱们。”
      “丁总兵言有有理。”
      “丁总兵最懂商人。”
      “多谢丁总兵体凉咱们。”
      范永亨神色感动,没想到丁毅会这么看重商人。
      大明官员皆把商人看成蝼蚁,随便一句话就能剥夺商户一切。
      没想到丁毅这么看重他们。
      连范永亨也都听的老泪纵横,好些感动。
      这时丁毅又大声道:“商人地位太低,本镇要给你们相应的地位。”
      “所以本镇要成立山西晋商商会,所有资产规模达到一定地位的,都能参加。”
      “商会选出九大掌柜,加上我丁毅,共十人,一起决议商会大小事宜。”
      “我丁毅为商会会长,另选副会长两名。”
      “以后山西所有商业,皆在我们商会控制之下。”
      “包括,物品定价和销售,商业税定制和上交。”
      “九大掌柜五年一选,进入的商家,减税两成。”
      “本镇会给商会成员派发令牌,在山西境内行通无阻。若在山西境内遇盗匪,皆由本镇出兵讨伐。”
      丁毅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众商铺听的神色激动,又惊又喜。
      说简单点,丁毅成立一个公司,他是老板,另选九家为董事。
      商人有什么好处?首先以后在山西境内随便走,有丁毅兵马支持,甚至还能护送。
      然后山西的商品销售都要经过他们商会同意,包括定价权。
      还有借贷,谁生意上钱不够,可以向商会借贷,利息极低。
      丁毅这商会已经包含了后世银行和公司两种结合。
      未来山西银行的稚形也形成了。
      他说完后,叫小娘们递上来商会合同和规章制度,拿出来每人一份。
      里面比他说的还说细。
      众掌柜们看完后,纷纷觉的,必须要加入这商会,对自己的商业有极大的好处。
      至少以后在这边走,都不用交钱,还能护送出关。
      八大晋商们开心死了,丁毅这货如此贪婪,为了赚钱都能护送他们出关。
      给他一成股份,可以接受的。
      丁毅要占股,且不投钱,大伙看了条款,还是觉的可以接受。
      其中集体定价这条,足以让大伙赚个盆满钵满。
      假设盐价,若以后山西境内规定二两一担。
      商会内全涨价,商会外的,低于二两,由丁毅去查抄,逼的他们也抬价。
      这样大伙的利润就更高了。
      其他商品皆是如此,商会能控制定权价,大把的利润就随之而来。
      丁毅还说:“这件事,我还会招山西总兵谢志良,宣府总兵王承胤一起合作,保证诸位以后在山西,畅通无阻,一起赚大钱。”
      当然,谢志良和王承胤就不在董事会里,其他董事,俱有商人担任。
      八大晋商顿时转起眼珠,要当董事,当然只有咱们这几家生意做的比较大的。
      范永亨很快道,此事至关重要,我们肯定大力支持,具体怎么做,还得回去向家主汇报决定。
      当然,丁毅笑着挥手,诸位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有什么要补的,可以一起商讨,再补上。
      等晋商们兴高彩烈的走后,又等了大概三天,丁毅先派方多台前去太原找谢志良,他自己率领一千骑兵,兵发宣府,同行有一百匹马没骑兵,都载着包裹。
      七月初的太原城。
      谢志良正站在城头,看着下面一辆辆马车、一头头耕牛离开太原城,前往大同镇。
      谢志良是广东人,同样是将门出身,其祖父是广东平远县总司(武职),他年轻时先读书,后投军,初平远当兵,因歼五总有功,升任平远县石正营把总,复以捍御有方,调任潮州柘林守备,再以防海得力,战绩卓著,经南赣军门元吉叙升中营游击。
第724章 镇北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