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0章 地球仪和橡胶[2/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正在观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人捧来一个黑白相间的东西,看起来拳头大小。
      “大人你看,摸起来软绵绵的,有点弹性。”姚新汉递给丁毅。
      赵大山喃喃道:“这破小玩意要一百斤?姚新汉你是不是私吞了,给他十斤糖不得了了。”
      谷?饕π潞褐?浪??嫘Γ?猜?惩ê欤骸胺拍崮锏钠ǎ?彝陶饷刺歉墒裁矗俊
      丁毅拿到手上一捏,满脸惊奇,再低头闻闻,哈哈就笑了起来:“这个值,这个值,好东西,哈哈哈。”
      原来是天然橡胶。
      1493年哥伦布到美洲大陆,看到当地土族在玩橡胶球,他们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种游戏,唱着歌互相抛掷一种小球,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如捏在手里则会感到有粘性,并有一股烟熏味。他们还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由此,欧洲初步了解到了橡胶的弹性和防水性,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橡胶的来源。
      哥伦布把橡胶带回了欧洲,让欧洲人认识了橡胶。
      但一直到1693年,法国科学家拉康达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这种小球。
      科学家和军人思维和眼光是不同的,他追根寻底调查这种小球,才得知这种小球是砍一种印地安人称为橡胶树的树而流出的浓稠液体制造的。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树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之后一直到1876年,由英国人威克姆从巴西亚马逊河口采集橡胶种子,运回英国皇家植物园播种,并在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试种,均取得成功。
      此即为巴西橡胶树在远东落户的开端,从此,栽培橡胶业发展非常迅速。
      而中国这边,一直到日本占领大员后,才开始在大员种植橡胶树,此时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
      “那人是干什么,什么时候还来?”丁毅连忙问。
      “普利尔在的。”姚新汉道:“他这几天在等一批生丝,采购完生丝们一起去波斯(伊朗)。”
      “快把他叫来。”丁毅连忙道。
      不一会儿,普利尔带着一个翻译来到丁毅面前。
      普利儿三十多岁,满头金发,身材高大,外表很英俊。
      “普利尔先生,这是咱们的丁大人,台南城实际的拥有者,真正的主人。”姚新汉向他介绍。
      丁毅在翻译的帮助下,很快和他聊了起来。
      “这东西叫什么,普利尔先生。”丁毅问。
      这普利尔据说有两条船,到处跑着生意,他眼珠转了转:“尊敬的丁大人,这东西在我们国家,叫皇冠上的明珠,通常会用来制作在皇冠上的饰品,非常的珍贵。”
      丁毅大笑,对翻译道:“你告诉他,他的两条船要被没收了,他居然挑战台南城实际的拥有者,手下兵马十万,治民百万的大明朝最尊贵的丁大人,他死定了。”
      翻译一说完,普利尔脸色大变。
      “来人,拖下去砍了。”丁毅又道。

第550章 地球仪和橡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