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4章 各取所需[2/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日本国也是从来没有敌人过来,所以几乎没什么防守,驻军很少,被他一击而破。
      银山距离海边不到二十里,海边港口很大,可以停靠很多船,也是为运输方便所建。
      这让他登陆的时候省了不少时间。
      四周是一条山脉环绕,有两侧不利大股兵马行进,只要建两个堡就能守住两端,主要的兵马可以在正面也就是东侧防守。
      石见不但产银,还产黄铜,黄铁,铅,特别在银矿枯竭之后,以产铜为主。
      边上另有几座火岩山,盛产硝石和硫磺,燧石等物,都是丁毅急需的。
      丁毅到了这里才发现这边还产铅,铅这玩意也是好东西,可以做铅弹。
      丁毅的鲁密铳以钢弹为主,铅弹为辅,因为大批量购铅不容易,在大明朝和火药,硝石,硫磺一样属于军用物资,一般以朝庭采购为主。
      事实上铅弹比钢弹易加工,这会可以大量挖铅,丁毅当然高兴。
      占了银山的第一件事,他先稳住工匠和工人的心,提高工资,提升伙食,铲除对明人有明显敌视的日本人,加上原先的匠人中,就有一千多是汉人或汉人后裔,五天不到,众人的心就慢慢安定下来。
      这天,和田一助带着丁毅,还有当地原汉人工匠头目陈松等几人,先一起看了怎么灰吹法练银。
      和田一助先向丁毅介绍一般的制银流程。
      一般制银流程,工人先挖出银矿石,使用镰刀形状的锤?,凿去矿石上的杂质,然后放在一桶水中,洗落石上的泥土,接著将留在桶底的矿石放在栗木盆中,注入清水来回摇晃,较重的银矿会沉在盆底,较轻的砂土则浮在上面,这时候将上面的砂土取走,剩下的矿石便会用作进一步的提练。
      这时候的矿石,仍然有许多杂质,例如铁、硅酸、氧化铝等等,这些杂质都需要分解出来,以提高矿石中含银度。
      工人会在地面挖一坑洞,坑洞内侧涂上炭灰和黏土,然后生火,将矿石放在坑洞内燃烧,工作在洞旁吹送空气提高温度,经过反覆燃烧,将银矿石溶解,将浮在表面的铁、硅酸等杂质刮走,同时在熔解过程中加入铅,溶解的银会跟铅结合形成合金〈贵铅〉,这过程称为「素吹」。
      而所谓「灰吹法」,就是利用银和铅不同熔点的特性,将合金的银和铅分隔开来,从而提炼出更高纯度的银。
      工人挖掘一个阔三尺五寸,深一尺三寸的土坑,铺上灰作为吹床,将贵铅放在木炭上加热,并在土坑上方置一桩木以防止铅被气化流失掉;由于铅的挖掘较低,会先被熔化,并与空气中的氧产生化学作用,产生称为二氧化铅的白色粉末,而仍未被熔化的银则留在炉上,如此一来就达到抽取高纯度银的目的。
      灰吹法极大的加快了练银的速度,但导致现在石见银山产银减少的原因,一是当地工人工匠待遇低,大伙不愿用力。
      二是后面的矿越来越难挖,炼银前期工程浩大,三是产量确实已经在减少。
      丁毅问:“现在你们一年能保证有多少产量?”
      和田一助和陈松对视一眼,陈松先用日语和他说了一遍。
      和田一助马上用日语道:“如果大人能坚持发饷和足够的待遇,再加派人手,前五年可以保证每年七十万八十万之间。”
      陈松马上翻译。
      丁毅比较满意,这已经快追上巅峰期了:“你要多少人手?”
      “最少两千。”和田一助道。
      丁毅微惊。

第324章 各取所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