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满载而回[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丁毅和郑芝龙结为兄弟,这交情就不一样了。
      当下丁毅提出要买船。
      郑芝龙也不好拒绝,而且丁毅是为大义,要战鞑子。
      两人在郑府密谈了好久,终于达成几项协议。
      丁毅从东江收购毛皮,珍珠,人参等货物,派船送到福州巷,郑芝龙派人接货,给丁毅的船装硝石,铁料,精钢,硫磺,火药等军用物资返航。
      大家都不用银两交易,以货易货,当然价钱都基本相当,总体来说,丁毅略亏。
      而且他要送货上门到福州。
      这生意对郑芝龙来说挺好的,他以前要从别的客商手上收购,或者派船到朝鲜收购,路途远,来回一趟时间长。
      现在丁毅送货上门,省了他很多时间,而且价钱不高。
      他在福州泉州这边收购硝石等物很简单,举手之劳就能赚到以前辛苦跑一趟的钱。
      最让郑芝龙愿意这么干的原因,就是丁毅说是为了打鞑子。
      支持明朝军队打鞑子,这是郑芝龙无法抗拒的理由。
      更何况,丁毅现在是他的兄弟。
      当然,丁毅也不是没有好处。
      现在他的船可以插郑字旗,到那都不收费,这一年下来,也省好多钱的。
      郑芝龙还答应为丁毅造一艘两千料的大型商船。
      这艘船造价要近两万多两(仅材料,人工不算),市面上卖价是四万两以上。
      大概要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拿货,丁毅付款三万两,也算友情价。
      10月6日,丁毅终于离开泉州。
      这次是满载而回,来时他是四艘船,在乐清回去一艘。
      现在回去是七艘船。
      葡萄人一艘,里斯本号,载重5万斤。
      郑芝龙卖了三艘旧船给他。
      这三艘船都不是很大,都是两百料,加起来大概能装10万斤左右,每艘船收了丁毅三千两意思意思。
      三艘船分别取名南营1号,2号,3号。
      必竟船小,丁毅也没心思帮他们取名。
      又在郑芝龙的帮助下,在当地和郑芝龙营中,招了二十多水手,加上他原本的部下很多都是水师兵马,还有葡萄牙人在,终于启动了全部的船回家。
      七条船出海时,几乎全部满载,装着各种货物和银子,浩浩荡荡的离巷。
      此时丁毅手上,还有近四十万两银子没花出去。
      10月14日,丁毅又到松江,在松江府订购一艘千料商船,这边船贵,要收丁毅三万五千两。
      比郑芝龙卖的两千料还贵。
      当地造船厂表示,明年四月左右才能拿到,丁毅付了定金五千两,继续北上。
      10月16日到登州。
      他见了路超和秦楠,得知这几个月大卖场生意火爆,特别是彩票卖的很好,10月份仅半个月,盈利三千两。(其中彩票盈利占一大半)
      他的生意,终于开始赚钱了。
      谷但有一个不好的消息,登州城有开赌场的老板,学着他们开始卖彩票,也拉拢了不少生意。
      丁毅二话不说,当晚让魏继业带着人马冲进赌场,一顿铳打完后,把老板按在地上,一刀砍了头。
   &n

第134章 满载而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