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文武官员虽说是不同体系,一个抵御外敌,一个内修人和,管理四方,毕竟都是为国办事,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交好的武将朋友,慢慢的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朋友。
文臣那边也闹腾起来。
张旭看这画面,也太劲爆了。特别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将,三五个抱起来哭的稀里哗啦的。
知道的人因为这首诗而落泪,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家里有人没了呢。
许久,众人反应过来,这是中秋佳节,在这大殿上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诗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吧。
哭也哭完了闹也闹完了。
张旭尴尬的站在原地,没有魏帝都旨意张旭不敢坐下。
就像小时候,老师叫小朋友们回答问题,老师没有喊坐下,小朋友就都乖乖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魏帝登基这么长时间,貌似只有在先帝驾崩的时候群臣才这样哭过。不过那时候群臣哭只是哭给新皇帝看的,哭给天下人看的。
这次群臣哭,大多都是发自内肺腑。
夸张的是还有两个上了年纪的哭的晕了过去,险些拉扯不过来。
此首诗一出,剩下的便没有必要再出了,今晚的桂冠显然意见已经评选出来了。
以往的诗词评比或多或少会有某些意见,可是这首诗毫无疑问的全部统一。
“这首诗叫啥名啊?”魏帝问道。
“凉州词。”张旭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张旭当时的内心想法是,完了,凉州?全天下有叫凉州的嘛?
“禀陛下,徐川,百峡等地上古乃是凉州的地界,所以叫凉州词无可厚非。。”一个博学的老头出来解释道。
张旭此时的内心是这样想的:大爷多谢你的博学多才。
下面轮到最精彩的压轴戏,漠北一方的献礼。
作为战败国,先是盟友被灭,国家内部刚刚从分崩离析中稳定下来。
漠北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安宁,还有尽快的通商,安宁是为了休养生息,尽快通商是因为这小半年以来盐铁急缺。
人没有盐,便没有力气。
漠北中的动物也是那个样子。
在漠北新王的稳定下,叛乱很快停了下来,遗憾的是这半年以来漠北这几月所上缴给大魏的赔偿越来越少。
来的使者却说:“大魏乃天赐之国,应该不缺那些东西,北漠贫穷,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言外之意就是不想给了。
“战败者就要有战败者的觉悟,这是你等付出的代价!”魏帝霸气的回复道。
“要想剩下的赔偿也行,下国有三件难事想要借助贵国之手解决,不知魏帝可答应?”
“笑话!那本就是尔等付与我大魏的,何须再做些无举之事?”魏帝回复道。
“若魏国有能人一一解决,那么我国不仅全额付上,还外加赔偿的三成,如何?”
“三成?此话当真?那好,尔等出题,我大魏自有能者!”
使者听了魏帝坦然答应,为了确保万一,还请皇帝立了份国书,北漠一方由大臣代立了国书。”
立下国书的好处是谁遵守了便站在道义的最前沿,若违背了国书,得遭万人唾骂。
第 73章 中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