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赔礼道歉,说是下面的人办错了案,那几户人家看有县令大人的赔礼道歉,礼也有了,面也有,还会继续和你斗?民不与官斗这个道理我相信他们还是明白的。”张旭说
至于为什么先告诉陈江有钦差要查他,又告诉他该怎么解决张旭有着自己的打算。
陈江坏是坏了点,一心只想捞钱,来的这两月他也捞了不少。
捞钱归捞钱,陈江也只是谋财,并没有听过害过谁家的命,那些\/凡事关于命案的他都全心全力的去办。
陈江有自己的原则谋财可以,害命还是算了,谋财谋多了大不了丢官,害命的话被查出来基本上就是死刑了。
以前朝廷对于一些官员贪污,只要不闹到明面上来,别太过分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清则无鱼。
这次朝廷派遣官员游于南北,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南方数省官员豪门世家贪污太严重了,前一阵子在朝中被人捅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小打小闹贪污一点点也就罢了,百万两乃至千万两的贪污震惊了朝野。
魏帝在杀了大批主要官员,又流放了次要的,还是不放心,故派遣钦差代天巡狩。
这帮了陈江,也算是把陈江的把柄握在自己手里。
过一阵子自己要上京面圣,以后还要在国子监读书。
把陈江送进小黑屋很简单,万一后面又来了个更贪更坏背景更深厚的人怎么办。
自己的家在这边,父老乡亲也都在这里。
与其换个未知的人来,不如让陈江继续任职,以后有什么事都方便一些。
在听完张旭的讲解如何破除眼前的困境后陈江如获重释。
“多谢大人搭救,不然下官初次到安灵就栽了。”陈江又秉手而谢。
“我这有几件小事还想请大人帮忙。”张旭说。
“哦?大人请说,下官一定竭尽全力。”陈江说。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知大人所读的书是否有所摘记?”张旭过段时间就要去京城读书了。
陈江能从秀才杀到举人,本身腹中也些文墨。
“大人已有官身为何还要行科举?”陈江问。
张旭回答:“大人有所不知,过一阵子本官要进京面圣,叙述前段时间徐山叛军之事,今后或许得国子监读书了,这不好久没这么读书了。”张旭不好意思的说。
听到张旭要进京面圣,还要在国子监读书。
陈江是又惊又羡慕的。
国子监可以说是大魏读书人的圣地。
没一个讲师最次都是进士出生,举人?对不起,人家教的大部分都是举人。
之前为安灵三县牺牲将士百姓所撰写的《烈魂》就是出自国子监祭酒安太傅之手。
当朝皇帝十分重视国子监,把赋闲在家的安文请出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
领着太傅的衔又去领了祭酒的衔两者并不冲突。
陈江吩咐了下人整理出几卷书给张旭,张旭翻了翻,不说内容单凭陈江的一手好字震的张旭一愣一愣的:“想不到这贪官还有这本事。”
练字是科举最重要的一环,科举时那么多份卷子,最先淘汰的就是那些字迹不工整的卷子。
想到自己写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知道陈大人练字练了多少年了?”张旭忍不住问。
“从五岁启蒙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四十来年了。”陈江说。
“中间没断过?”张旭问。
“除去一些繁琐事物外,几乎没断过,可惜蹉跎了几十年还是靠那便宜姐夫才举人选官的。”陈江摇了摇头。
“再下还有见事想请大人帮忙。”张旭说。
陈江听出了张旭这次的语气同以往的事有所不同,猜想事情一定不简单。不由得慎重起来。
第47章陈江之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