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刺客为名把全郡封锁,又告知朝廷有刺客行刺。
朝廷这时便会把重心放在京城之中,无暇顾及徐山郡,徐望先好乘机把自己人安排到重要位置上,再把那些不听话的赶紧睡觉。
前面徐山郡内部出现乱兵,多半是几个不听话的将领被杀之后引出的麻烦。
徐山郡的士兵多半是燕国旧民,从小被父母影响着。
燕国灭亡之时,燕太子刚刚满月的儿子被连夜送到望先的手中,转眼几十年过去,徐望先也积攒了力量,想光复燕国。
以前不敢反魏国是怕腹背受敌,现在漠北统一了,这些年与漠北朝廷达成协议,通过商贸之名偷偷的与漠北交易。
漠北需要铁器,粮食,布匹,徐山郡需要马匹,肉食等物品。
徐望先把军中盔甲统一染成了燕国时期的颜色,又连夜做了燕国军旗。拿出了他做燕将时的战甲,以燕国太孙扔在,燕国香火仍存,当誓死燕国。
军中也有忠勇之士,连夜跑出徐山郡。
跑到安灵县时已经快不行了,安灵县内有着之前驻扎在此地的五千军士。
百川郡与徐山郡之间有着天然的屏障,五千士卒提前登上屏障做起了防御工事。
前来驻守安灵县的守将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谢鸣,官职为正五品宣使牙将。
谢鸣急忙派遣士兵向周围的几位将领请求支援,又给自己的上司德威将军(正三品)郑熊说明调军原因。
着这个世家门阀边地的时代,朝中大部分位置都是门阀世家所把持,靠着科举进入朝廷的寒门子弟少之又少。
一户农家养一个读书人是十分困难的,束?就是一笔巨款,别提还要买笔墨纸砚了。
门阀世家从小就不会为这些东西操心,更有名儒大师指导,那些名儒大家可不是乡野的秀才和不入进士的举人可比的。
谢鸣的父亲原是军旅中人,那时天下大乱,英豪辈出,还有仗可打,自己一步一步的厮杀熬到了从六品的显军中校。天下平定时自己也老了,爬到了宣使副将上,等到致仕时朝廷又给他提了一级。
谢鸣也靠着父亲的关系一步一步的爬到了正五品的位置上,到了这个地步,父亲以前的人脉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剩下的要靠自己。
他有信心终有一天他的后会成为军门世家。
这五千士卒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没有在战场上见过血。
一听要和徐山郡的叛军打仗,大家都有些慌。
这是要死人的。
叛军比援军要来的早一些,徐山郡先头部队三万已经驻扎在百峡关外。
百川郡守不知什么原因迟迟不肯动郡兵。
“敌袭,敌袭。”守夜的士兵挥舞着火把到处喊。
战争机器瞬间开始运作各种攻城装备,攻城车,箭雨纷纷而来。
厮杀声,呐喊声,哭泣声到处都是。
一夜,守城士兵折损过半。
徐山郡兵也没好到哪去,损失了近万人。
血腥味随着风入了县城,受伤的士兵被百姓一个个抬了近来,随行的军医压根不够,全城的大夫都被征了过去。
刀剑是无情的,收割着一个又一个人的生命。
徐山郡的先头部队又开始进攻了,云梯架着,士兵冲锋着,山上什么都不多,就石头滚木多,县令一遍征召百姓采石滚木送往战场,一方面组织军户青年随时顶上去。
张旭看着源源不断的伤兵运入县城,缺胳膊断腿是常态,有些肠子,内脏都哗啦啦的流出来。
没有战争真好。
第 19章 战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