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的判断和张玉一样,这些部落暂时还不足为惧。”
      这并不是他过于大胆,而是因为现在恰巧是冬天,这些部落的人都要躲避严寒,根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朝着他们发起进攻。
      所以周边只需要留十万人左右就已经足够了,拥有这样的一支大军,如果依旧能够被这些人偷袭,就只能够说明自己败的不怨。
      “陛下,登基大典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这还是我们第一次举行登基大典,恐怕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礼部尚书有些无奈地说着道,他的意思并不是说自己第一次主持,而是大明第一次出现了太上皇。
      有很多的礼仪都没有办法参考,甚至他们都把唐代的一些古籍给翻了出来,从里面去查阅相应的礼仪。
      最终经过了删删改改之后,才变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
      “交给你们去做,朕很放心。”朱元璋满意的说着,自己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皇权的交替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但凡是换在其他的朝代,恐怕都会引来君臣之间的不合。
      别的不说,朝堂上面的那一套班子,究竟是听太上皇的命令,还是听新任皇帝的命令呢?
      如果太上皇突然间不想放权了又怎么办?这些事情都要统一的去考虑清楚。
      可是在大明初期,这样的问题就不复存在。
      其实众人都非常的清楚,朱元璋之所以会这样做,完全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撑腰。
      给朱雄英一个皇帝的名号,然后他在背后帮朱雄英看家。
      事实上,现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已经没有了什么区别。
      朱雄英是以皇太孙的身份,一直都在行使着皇帝的权力。
      而朱元璋也乐得放权,当初也是因为这样,才活生生的把自己的儿子给累垮了。
      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不仅组建了一个内阁,同时还将大部分的权力都平稳的分了下去。
      所以他才感觉到自己活的如此的轻松,可下面的那些大臣们就不满意了,虽然获取了部分的权力,但是在朱元璋的手下当官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有一件事情需要陛下和殿下共同做出选择。”方孝孺开口说道,他们已经从中挑选出了不少的年号。
      任何一位新的帝王要登基的时候,都要更换年号,以示尊崇。
      同时也是为了告诉上天,一个朝代已经迎来了新的篇章。
      “我们已经挑选出了好几个年号,包括了建文,永乐,天齐……”
      看到了他们所挑选出来的十几个年号,朱元璋和朱雄英也都感觉到自己有些困难选择症。
      本来当初他的洪武年号也是挑选了好几天才挑的出来,可自己的孙子挑年号却更加的麻烦。
      看到头两个年号的时候,朱雄英直接就拒绝了。
      建文这个年号实在是不适合自己,他一个崇尚武力的君主,起这么一个年号简直是在误导世人。
      而永乐是专属于朱棣的,哪怕现在的历史进程已经改变了,但他也不会轻易的去

第506章 年号天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