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之地,况且他们早就已经梦想着回到京城。
相较而言,他们早就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失去的了。
可是那几个分封到了富庶之地的王爷,根本就不愿意这么轻易的就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
见到他们犹豫了之后,朱元璋这才明白,为什么朱雄英要在迁都之前就要求他把所有的皇子都召回来。
一旦再继续的拖延下去,恐怕这里面有不少人心就不再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
哪怕他现在还活着都已经很难再指挥的了这些家伙,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话,恐怕会更加的麻烦。
“你们哪一个都是朕的儿子,咱不会去逼迫你们签这个字,但你们也要明白,选择哪一条才会对大明更有利。”
朱元璋仿佛苍老了许多,他不会对自己的儿子有什么顾此失彼的想法。
许多人都说,只有朱标才是他的儿子,其余的都只不过是朱元璋的皇子。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完全是不对的,他的儿子之中,有好几个都能够成为皇帝。
只可惜天下就只有一个,不管再怎么选,始终都只能选一个人。
他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这些儿子手足相残,所以就选择了朱雄英。
并且朱雄英也没有让他失望,大明在朱雄英的管制之下,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这个模样。
已经初具了盛世的模样,可是在这种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但凡来了一个八王之乱,那朱雄英好不容易才修建起来的这些设施马上就要被打坏。
为了能够将这些基础设施给修建起来,大明投入了巨量的资金。
“各位皇叔,侄儿并不是要夺你们的权,恰恰相反,是为了帮助你们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力。”
朱元璋在这个时候走进来,看着那些犹豫不决的皇子说道。
看见了他走进来之后,好几位皇子都警惕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侄子。
自己只不过是想在封地之中当一个土皇帝而已,没想到这家伙跟朱允?梢荒R谎??姑挥凶?匣饰唬?鸵丫?胱畔鞣?恕
“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已经保留了下来,各位皇叔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但自你们之下的一代,他们的爵位都会连续的递减。直到18代以后,就会变成一个普通人。”
他也参考了辫子朝的一些爵位的传承制度,否则再这么传几代人,那大明都不知道有多少的皇室子孙。
只有这些最为核心的家族成员,可以继续的继承爵位以外,其余的那些旁系,都只能够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奋斗。
大明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朱雄英也已经发现了,资本所带来的威力是巨大的,他会推动整个帝国的进步。
在江南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小型的手工业作坊,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进步。
某些无良的家伙甚至已经制造出来了流水线,棉花的产量也同时翻了几倍。
毕竟大明的水师已经牢牢的占据了好几条航线,有些商会也不惜耗费巨资创办了自己的船队。
自从运力提升了之后,发展速度比原先要快上几百倍。
第487章 皇室内部的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