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切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铁路通车了之后,就需要有庞大的货运量。
只要能够把这些商会开起来,那么无论是从内陆进行转运,又或者是想要通过海运出去,都需要经过他们的这条铁路。
想要从铁路经过可不是免费的,所有人都要交钱,这样一来也能够带动两边的繁荣。
更别提这样子一来,这些所设立在一旁的站点,同样能够进行盈利,又能够赚到一笔钱。
这就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听见他说完了这些之后,户部的这些官员全都晕乎乎的。
因为他们只是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将来能够赚取到的银子,就发现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许多的酒楼掌柜都意外的发现,这些天居然有不少的达官贵人都来到了京城,他们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那些早就已经加入了皇家商会的勋贵,并不去理会这些事情。
他们赚到的钱已经足够多了,没有必要再去跟天底下的商贾争一杯羹。
否则朱雄英肯定会把他们全部都给弄死,让他们赚一笔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们听说了吗?据说太孙殿下这一次想要设立十二家商会,连入门的标准都要先行缴纳二百万两的保证金!”
说到这里的时候,酒楼内的众人都目瞪口呆。
二百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他们都已经无法想象了。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但对于世家大族而言,除非也就是先行的投资而已。
他们都非常的清楚,没有投入又怎么可能会得到回报呢?
况且这也不过是一个传闻,二百万两的保证金又不是拿不回来。
有些明白人都非常的清楚,皇太孙现在手里面已经没钱了。
别看朱雄英掌控着皇家商会以及户部,可事实上他的所有钱几乎都投入了营造司以及造船厂。
这些钱财加起来就是天文数字,可是只要有一样发明能够成功的运用,那就会带来庞大的利润。
他们这些人都在苦苦的思索,究竟要运送什么东西出去,才能够换取到巨量的利润。
茶叶这些东西他们是不要想了,如今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运输一些丝绸之类的物品,还有瓷器,只不过这种奢侈品,可都是要耗费大量资金的。
有些体量小的家族都已经联合在了一起,体量大的家族也不可能独自一家就能够吃下一个商会。
“还真是闹得沸沸扬扬,殿下可是有所不知,有意向进行投标的人就已经达到了30多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一个人两百万两,这30多个人加起来就是六千万两,足以抵得上整个大明朝的税收。
连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都傻眼了,并且他也感到有些急火攻心。
如果不是自己的孙子来了这么一手,他还真以为这些人都穷困潦倒。
当他看到了锦衣卫收上来的名单之后,不由得露出来冷笑。
上面有
第449章 商人的敏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