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下面两人才知道,站在天子脚下,究竟是什么感觉!
而且,他们还是站在开国大帝的脚下!
许观头皮发麻间,却忽然感到精神振奋,逐渐到了宁静的状态。
原来,是朱雄英向他投去了目光。
许观暗暗在心中感激一番,接着说道:
“禀陛下,卑职许观。”
吴言信有样学样道:“禀陛下,卑职吴言信。”
“嗯……看来是咱钦点的榜眼没有出现……呵,他该不会在家睡大觉吧?”
朝中群臣不由得笑了起来。
“罢了!”朱元璋向群臣展露了自己的宽宏大量,道:“我也不追究,就取消今年的榜眼……”
“然后许观……抬起头来,让咱看看连中三元的奇才长什么样。”
“遵命。”许观抬起头。
此时的许观,虽然还是经过历练的沧桑面孔,可是他的眼中有光,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朱元璋甚是喜欢,道:“好!怪不得咱皇太孙如此抬举你!”
此话一出,朝臣便皆知道传言所说一点不假。
这许观,果然是皇太孙所钦定的。
顿时,许观的地位在文臣中成了独一档的存在。
要知道,朱雄英目前还没有和任何朝中的文臣有私下往来。
而现在,这些文臣终于找到了一个接近朱雄英的渠道。
可以说大多数文臣皆对许观青睐有加。
然而只听朝堂之中有人冷笑道:
“想不到连中三元者,竟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只看那说话之人,膀大腰圆,眼中是不涉世俗的傲然之光,一张圆脸上,满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说话者,乃是太子太傅,曹国公李景隆是也。
作为太子太傅,他本该是第一个成为朱雄英的朝中第一亲信。
然而,上头有蓝玉抢着做第一,他自认比不过。
可是这下头,怎么能让许观出头?
朱元璋亦是看重李景隆,因为他乃是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当下听见他的牢骚,也是心中偷笑,却并没有说什么。
许观不自觉地便要低下头,便在这时……
“许观不是无名之辈,只是没有听过许观大名之人,纯属井底之蛙罢了。”
朱雄英道。
李景隆一愣,随即不甘地笑道:“皇太孙若是护短,请恕某不服。”
朱雄英道:“实话实说,我并未护短。”
“池州许观,师从天门书院,虽出生微寒,然靠自身努力与天才,县考、府考、院考皆是第一,入京后,更是连中三元,成为前无古人的六首状元,诸位……”
“若许观是寂寂无闻之辈,那在座的列位……又算什么?”
此言一出,顿时又在朝堂掀起一股议论。
六首状元之殊荣,的确是足以震惊在座的所有人了。
即便是朱元璋,也没有对许观了解这么深,着实也颇为震撼。
唯独李景隆,瞬间被怼的下不来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也只好打碎牙往肚里咽了。
“好了……肃静!”
朱元璋挥了挥手。
“许观,咱现在任命你为翰林院修撰……吴言信,咱任命你为翰林院编修。”
另外赏赐状元等人宴席等小事自有专人安排,朱元璋只借此二人为掩护,实则虚晃一枪道:
“另外,咱要提拔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可有人有异议?”
第291章 许观,籍籍无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