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平,燕王府内。
      张玉告退之后,等了半晌,道衍住持才匆匆赶到。
      朱棣看到这老和尚的时候,发觉他神色有些异样。
      于是。
      朱棣屏退左右,让道衍和尚关上了书房的大门,问道:
      “大师,你这脸色怎么不太好的样子?”
      “有人去庆寿寺闹事了?”
      道衍摇了摇头,双手合十道:
      “殿下可是要回京师?”
      朱棣点了点头。
      “依老衲看,殿下此去京师,并不是什么好事……”
      道衍说道。
      “哦?愿闻其详。”听他这么说,朱棣不仅没有不悦,反而一脸好奇。
      道衍看着朱棣,慢慢说道:
      “殿下,您可知皇长孙朱雄英,已经回到了京师?”
      “这位失踪了九年的皇长孙可是不得了啊……一回到京师,便着手查清了太子被害一案,清扫了众多涉及此事的大臣,还一力阻止了宫廷叛乱,实非常人矣。”
      “皇帝陛下已经昭告天下恢复了这位皇长孙的身份,朝野皆议,说是陛下有意将其立为皇太孙。”
      朱棣听完,摸了摸自己下颚的胡须,微微一笑,道:
      “大师你说的这些,本王皆有所耳闻。”
      “雄英能回来,也是我大哥在天之灵保佑……是好事一件啊。”
      “为何大师要说不是什么好事?”
      道衍看着朱棣,眉毛挑起,问道:
      “难道殿下在老衲面前,也要装模作样吗?”
      “此地是你燕王府的书房,又无第三人在场……老衲只问殿下一句,如今太子已薨,难道殿下就没有一点想要谋得大位的想法?”
      朱棣面不改色地说道:
      “大师,这事不是我想不想,而是能不能。”
      “你在来的路上应该遇见张玉了吧?”
      “我的这些属下将领,每一个都巴不得我一回京城就摆出要争储的架势来……他们当然是觉得,我只要上去了,他们便可以平步青云。”
      “可有些事,他们想不明白……难道大师你也想不明白吗?”
      道衍只能说了句“阿弥陀佛”,然后道:
      “殿下若真无此心,那老衲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可殿下为何要急着回去给太子奔丧?老衲猜……咱们的皇帝陛下,应该是不会主动叫你回去的吧?”
      朱棣笑道:
      “我若不主动要求回去,我那父皇,反而会对我起疑了。”
      “你信不信,我安分守己,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他马上就能派锦衣卫和文武官员前来查探,看看我这个燕王到底在谋划什么?”
      道衍不停地转着手中的佛珠,道:
      “这么说,殿下这回提出要回京,是为了自保了?”
      朱棣点头道:
      “我这父皇,任何事情都要在他的掌控之内,若是有人做事超出他的预期了,他不会开心的……哦,这世上可能有两个人是例外。”
      “一,是我那大哥,不过大哥已经没了,这第二嘛,就是我那刚回来的大侄子,朱雄英。”
      “他们做事若是能超出我父皇的预期,想必他应该会很高兴的吧。”
      道衍叹了口气,摇头道:
      “你身为他的亲儿子,可惜还要如此谨慎行事,实在可叹。”
      “可能这就是帝王之家吧。”
      朱棣打断了他的感慨,问道:
     &nbs

第233章 道衍的谏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