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天德不在京城。”
“若是他在,他肯定支持我的。”
朱雄英将那些奏折丢在一边,道:
“那爷爷你怎么看?”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道:
“怎么看?当然是得办!”
“他们那些家伙,不过就是懒!”
“咱能惯着他们?领咱大明朝的俸禄,就得好好地给咱朱家干活!”
“跟他们说这事,不过就是通知他们而已,还真以为咱要和他们商量了?一个个的,干活不行,蹬鼻子上脸最在行。”
“今日上折子劝咱不要重开科举的,咱都一一记下了,等秋后再算账!”
听着朱元璋的叫骂,朱雄英不由得心道:
果然不愧是你啊,朱元璋。
还把人名字一一记下秋后算账,帝王做这种事,是不是有点小气了。
不过朱雄英肯定不能这么说,毕竟重开科举这事,也是他自己挑起来的。
“依孙儿看,爷爷说的没错。”
“那些官员都习惯察举制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能从中获得足够的利益,自然不愿意改成科举制了。”
“而且察举制,很容易滋生贪污腐败,官官相护。”
“就算爷爷您在此,他们不敢那么嚣张,等几百年之后呢?那时的君主可有爷爷这般的魄力,让官员们不敢动歪脑筋?”
“所以察举制是一定要改的,科举制是一定要实施的。”
“谁敢反对,直接无视便是。”
“只要皇爷爷您把具体的事情交代给具体的人去做,谁没做好,就问谁的责,孙儿保管科举制能推行下去。”
朱元璋笑着连连点头道:“吾孙所言正是!”
“这件事反正咱是拍板了,正好过两日咱们出去游玩,可以看看如今的江南士子都变成什么模样了。”
“希望能遇到一些贤明之士……这样你和你爹坐江山的时候,也有能用的人。”
说到要出去游玩,朱元璋倒是一脸兴奋。
只是朱雄英有些愁眉苦脸。
这一路的暗杀,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偏偏,这件事还不能提前跟朱元璋说……
总不能说是自己的第六感直觉,告诉自己有暗杀的吧?
看到朱雄英变了脸色。
朱元璋眉头一皱,关切地问道:
“怎么了?”
“谁惹朕的雄英不高兴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
“没有人惹我……”
“对了皇爷爷,这一次出去,咱们是不是要多带些人马?”
朱元璋大手一挥,满不在意道:
“带那么多人干啥?”
“咱们这次出去是微服私访,咱已经厌倦了每次出门都有那么多人跟着了,不自在。”
“到时咱在亲军护卫中,挑选两个身手好又机灵的跟着就行了。”
朱雄英没有再多说。
他开始继续思考,利用此事钓出吕家破绽的可能性。
朱元璋看朱雄英心事重重,还以为自己的孙儿是担心,出去之后没有很多人伺候会受罪,便笑呵呵地安慰道:
“放心吧雄英,咱这次出门虽然不带什么人,但只要银两带足了,不会吃什么苦的。”
“你皇爷爷咱,私库里还是有一些钱的呵呵。”
说到一半,本来满脸笑意的朱元璋像是想起什么事情来似的,慌忙止住笑声,提醒朱雄英道:
“雄英啊。”
“咱爷孙俩说归说。”
“你可千万别把私房钱这件事……告诉你奶奶啊!”
第29章 乖孙别担心,咱的私房钱还是有一些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