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刘仲质来了?”
“叫他进来吧。”
朱元璋这才想起,自己似乎之前让太监去叫过礼部尚书。
如今的礼部尚书刘仲质是今年年初方才升任的,朱元璋觉得他为人厚重笃实,博通经史,十分看好他,便将他一手提拔了上来。
刘仲质进殿之后,立马跪在地上,对朱元璋行礼道:
“臣刘仲质,参见陛下。”
“嗯,起来吧,”朱元璋示意他起身,然后道,“朕叫你来,是有个事要跟你说。”
刘仲质站起身来,却依旧没有抬起头看向朱元璋,只是拱手道:
“陛下请讲。”
“朕想了一下,是时候重开科举了……这件事你们礼部来负责,我会让太子全程监督的。”朱元璋直接下令道。
这倒是让刘仲质觉得难办了。
朱皇帝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这么多年了,大明一直都是察举制推荐做官的,怎么突然一下就要恢复科举制了?
一点心理准备的时间都不给人的啊……
这种大事,不是应该先把高层的官员集中起来,询问一下群臣的意见吗?
就算你洪武大帝独断专行,也不能完全无视百官的意见吧。
刘仲质愣在原地,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直接领命去做?
那其他同僚还不以为是自己和皇帝已经商议好了,还瞒着他们……
被同僚们误会,自己被排挤出文官集团,那就得不偿失了啊。
朱元璋看刘仲质还愣在原地,便有些不满了:
“怎么了?傻了还是聋了?听不见朕的话?”
“朕让你礼部去准备重开科举的事,听到没?”
刘仲质只得硬着头皮拱手道:
“禀陛下。”
“察举制改科举制,兹事体大,臣请求陛下三思。”
这话意在提醒朱元璋,这事能不能找几个大臣商量一下?
察举制搞得好好的,你这一下换了,得触动多少高官的利益啊……
朱元璋哪管那么多。
他只是觉得自己大孙子说的有道理。
既然大孙子说的有道理……
那就得去做!
“有什么好三思的?”朱元璋看了一眼身旁的朱雄英,然后问道,“你倒是说说,为啥不能搞科举制?”
这一问,差点没给刘仲质问背过气去。
之前不是你自己亲口在朝堂上说,现在天下刚刚太平,科教不兴,不适宜举办科举吗?
怎么反而要我来给解释了?
刘仲质心中郁闷,脸上却不能显露出半毫。
万一让朱元璋看出来了,以这位皇帝大佬的脾气,自己今日能不能站着出宫门还是问题。
“陛下,臣不是说不能举行科举,只是希望陛下能与众臣商议一下……”
刘仲质也是很明白自己的处境,这时候只能采取迂回战术。
总之,朱皇帝你想让我一人背黑锅被别人骂,是不可能的!
“商议啥啊,”朱元璋不以为然道,“朕把你们一众高官喊过来,商议半天最后还得是朕自己拍板……浪费时间,你是觉得让你们跑来跑去好玩吗?”
“行了,甭废话了,朕就是要你去做,再多说一个字,出去多领十板子。”
朱元璋也是没
第26章 吕家三兄弟的密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