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浑河入河口,浑河平缓,可从浑河进黄河。但此处水流甚急,如何过对岸,我却没了主意。”
王铮打马来到浑河一看,果然平缓,用箭绑了个吹鼓扎紧的羊皮带往河里一射。
羊皮袋一路顺流而下,晃晃悠悠飘到了黄河中间。
在飘回那片山崖之时,王铮道:“有办法了!”
当晚,夜色中,一条小船从浑河下了水。
太史慈和赵云立于船上。
太史慈是蓬莱郡人,靠着海边,还是会操船的。
岸边,不时有一闪一闪的火光,指示着方向。
一进入黄河,水流瞬间湍急,纵使是太史慈,也觉得稳住航行都有些吃力。
要是想驾船过河那更是痴心妄想了。
赵云一直死死盯着前方的山崖,突然看见一阵火光信号,连忙道:“到了!”
说完,两人拿出弓箭,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嗖!”
两箭齐发,顿时传来了击中山石的声音。
太史慈轻声道:“我去也!”
赵云郑重道:“保重!”
太史慈一声不吭,直接跃入了水中!
赵云乘船而行,顺水而下,略显笨拙的操着舵,反正他一着急,不过是早点早点靠岸罢了。
另一边的太史慈一入黄河,就像跳进了大海中一样,上下翻滚,艰难的向着对岸一点一点游去。
等到了岸边,已经有了些脱力,躺在石头上不愿意起来。
直到天光蒙蒙亮,他才起身,寻了好一圈才找到自己射出的箭。
然后背靠着山崖,隐匿起来。
此时,自己头上就是有人也万万看不见他。
是夜,当当当一阵敲击石头声传来。太史慈连忙开始拉拽手中的箭矢。
若是白天,在阳光反射下或许能看到他的箭矢后面绑了一圈鱼线。
太史慈一开始还不敢用力,拉着拉着发现这线居然颇为结实。
拿出主公给的一个木制转轮,太史慈一拽一拽的收着线。
初时线很细,然后越来越粗,又整整拽了一夜,终于听到自己手中手臂粗的绳子的绷直的声音!
……
第二天。
黄河边,泾川渡口突然响起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
数万名兵士砍山林,造木筏,一派要强渡的景象。
叛军中早有人来报,休屠各王金轮来到前方一看,道:“此必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速去其他地方查看,可有异动!”
休屠各骑兵四处寻找,果然又寻到一处隐秘所在。
金轮刚到近前,看也不看,就道:“此处必也是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再找!”
众将四处寻找,却再不见汉军踪迹。
金轮不信,自己跑了一大圈,果然看到对岸五里处有一片林中鸟雀乱飞。
拿过地图一看,道:“汉人必从此处强渡!”
众人不解,问之。金轮说道:“汉人军士是各郡调集,会驾船者能有几人?必须依赖当地百姓!
“这三处中,只有此处附近有百姓居住,所以其他两处,根本不是在造船,只是给我们个造船的假象罢了!”
第67章 袁公路夜闯元帅府 郭奉孝设计强渡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