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九章 无衣[1/2页]

三国从益州开始 南山野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法正在几年前于成都时,对安夷之地,在其他郡县制度继承上,以单独设立的律令,即有耳闻。这一次,实乃将具体细则看到。
      从中,他是真实的感受到了官寺治理中的“治”为何治。
      治的是民,治的同样是官吏自己。
      官寺想要治民,首先是成为受人信赖的官寺,安夷官寺以公正廉洁、高效有为、教育保障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非常详细。
      默读此则,约莫花费了一刻钟的时间。
      旁边的刘釜一直耐心等待着,还为法正重新换上了一杯热水。
      看到法正观完,他早有准备的将一些熟悉好的事项,由案几上压着的简牍下取出,同样放到了法正的手畔。
      见时间不早,面前油灯的火焰都变得微弱不少,他以铁簪子挑了挑,然后指着面前自己总结的书册,道:
      “我等此番平叛,如先前之言,攻、治结合,拿下一地就要守住一地。
      之前安夷之经验,乃是与郑君、邓君等人共同摸索而出。毕竟是一县之地,便是运用于南中其他郡地,亦或是需要进行微调。
      而此中所载,亦是我南阳之友所献,我摘抄了部分,可宏观通行南中之地,孝直路上亦可看看!”
      法正听出其中意思,此当为有人为刘釜进言,但刘釜尚未实行,有意实行之策,便是为南中大计。
      法正颔首,目光只在第一页看罢几段总体方略描述,面有惊喜,又带着疑惑道:“季安之友所书,便是开篇,描述的即是非常详细,又考虑南中实际,便是州府幕僚或也写不出如此治理之计。想来定不是寂寂无名之辈,是以有治世之才尔。
      正,敢请教其之高姓大名乎?”
      刘釜笑道:“这有何不可!此人名叫诸葛亮,字孔明,是我前次往洛阳相识。今于南阳求学于庞德公,水镜先生等诸多名士!”
      法正闻言,肃然起敬,又带着羡慕道:“能于水镜先生、庞德公门下求学,其人才学自是不凡,正恨不得与之共事尔。”
      法正的潜台词是,如此人杰,季安可别放过。
      刘釜笑着点点头:“我也恨不得能邀孔明入蜀,与我及孝直共事。但孔明安于学业,年纪比我等尚幼,正是求学之时。
      待南中定后,我或亲自出蜀一趟!”
      随之,刘釜借此时机,以引进人才为名,单独将安夷的县考拎出,表达了他打算在平雍氏,法正在平朱提后,于明年春夏之交,举行一场面向天下的“南中试”。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州府,还是朝廷,目前而言,都不可能给南中攻击一些中低层官吏。至于郡县长吏,便是现在辛辛苦苦打下的地方,以期治理,刘釜多会用自己信任提拔之人。
      而南中大族、豪族多部分打掉后,以后世改版的“科举制”在此实行,当时畅通无阻。
      由安夷的“县考”发展而来的“南中试”,将成为刘釜麾下储备人才的重要方式。
      当然,不能于短时间内,将所有的中低层官职,全都供给“南中试”之吏。因想要打断大汉当前的世家垄断,是不切实际的。便如其中一小部分官职,为拉拢更多的益州士族,能在未来和他稳稳的站在一起,自是要

第二百六十九章 无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