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洋洋洒洒数千字,周笃信看了一遍后,自觉写得不错,开始认真的誊抄。
      殿试是可以提前交卷的,但周笃信誊抄完,没有急着交卷。
      他又看了遍,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漏笔,有没有犯忌,该避讳的地方有没有避讳,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这时,已有人陆续交卷离开,而皇上一直坐在最前面的宝座上,大臣都已离开。
      皇上亲自主持殿试,代表了对科举和人才的重视。
      而参加过殿试的贡士,就可称为天子门生。
      周笃信默默数了一下,等有二十多个人交卷了,他才收拾好笔墨纸砚,整齐地把东西放入考篮,举手示意前方的太监,他要交卷。
      太监过来,将他的试卷糊名后,“请随小的走。”
      周笃信提起考篮,躬着身子,在太监的引领下,退出保和殿,没敢多逗留,也没与其他贡士多交谈,就快步往宫门口走去。
      到了宫外,周家小厮眼尖的看到了他,赶紧迎了上去,“三爷,辛苦了,马车在那边。”
      回到家中,周诚信就催他,“快把策论默出来,让我瞧瞧。”
      周笃信听话的将策论给默写出来,递给他看。
      “嗯,你这字有长进,卷面上应当是没问题,现在就看内容了。”周诚信仔细阅读。
      看完,周诚信笑了,“不错,不错,尤其是这几句,养民之仁、诚能久而不替......”
      “只要不落三甲就好。”周笃信笑道。
      “没志气,你怎么就不想想,进一甲?当状元,打马游街,多荣耀。”周守信说道。
      周笃信淡淡地道:“作梦比较快。”
      “应该不会落到三甲去,二甲名次会比较靠前,一甲就别想了。”周诚信实事求是的分析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周守信摇头晃脑地道。
      只是还得等几日,才知道名次。
      皇宫内,一处宫殿里,评卷官们在评卷。
      这次录取的贡士太多,皇上指定了十名评卷官。
      评卷官们在看完卷子后,会在卷子上标明记号。
      圈为一等、勾为二等,点为三等,横为四等,叉为五等。
      除此外,还会写下评语,盖上属于自己的官印。
      得圈最多者为佳卷,挑选出十份,呈给皇上,由他钦定御批一甲的一二三名,既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十五日晚,四百多份卷子总算全都批阅完了,评卷官个个一脸倦色,眼睛通红。
      挑选出来的十份卷子,送到了皇上面前。
      次日清晨,周笃信就和其他贡士早早的进了宫,按照春闱的名次,分成两列站在太和殿外,身上穿得是朝廷发的进士服。
      殿内,皇上在和四品以上朝臣议事,今天最重的就是新科进士最终排名。
      名次是很能影响仕途的,进士及第的三人和进士出身的第一名,可直接进入翰林院,并且立马获得官职晋封。
      状元一般是授予从六品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予正七品编修,二甲第一名一般授予从七品检讨。
      余下的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还需参加朝考,朝考通过后才能进入翰林院。
      朝考不通过,就只能被外放知县一级的地方官或者六部属官等基层官员。
      非翰林不入阁,不能进翰林院,就等于绝了成为一品大员的路。
      当然若非常得圣心,也不是不能破例的,但这种情况极少。

第207章 殿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