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老皇帝的愤怒[2/2页]

镇北军 润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刑部左侍郎连忙说:“臣遵旨。”
      刑部尚书说:“陛下,臣冤枉呀。”
      老皇帝恼怒的喊道:“你冤枉个屁啊,这样的案子你都审不明白,你还当什么刑部尚书?来人,把他拉出去。”
      刑部尚书知道这一辈子完了,他连忙说:“崔丞相赶紧救我呀。”
      但是崔丞相无动于衷,刑部尚书悔恨的说:“是我鬼迷心窍了,但是贪官污吏太多了,而且和几个所谓的家族都脱离不了关系,我怎么去抓这些人呀?”
      老皇帝说:“这天下还是大夏的天下,不是哪一家,哪一姓的天下,不管是谁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朕都不会饶了他。”
      殿外的武士把刑部尚书大人扔出了宫门外。
      这个时候京城人起床了,同样看到了街口上贴着这些大字报,尤其是国子监里边的这些士子们,他们愤怒的喊着:“严惩国贼,打倒崔太守。”
      于是更多的人都是这么喊,有一个说道:“我们拿着报告去敲鼓,我就不相信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
      于是有几百个士子带头,一群看热闹的人跟在后面,一大群人前去敲闻登鼓。
      老皇帝一听鼓声,连忙命令太监前去查看,太监也会来事,看到大字报说:“老国公已经把这个人参倒了,皇上也派人去捉拿了,你们放心,这样的人肯定会严惩的。”
      众人一听就放心,大家都知道靖国公是大夏的军神,疾恶如仇,而且皇上这么多年也是非常的英明,所有人跪在地上喊道:“皇上万岁万万岁。”
      这个太监拿着大字报,回到大殿就把大字报和外面的事情向老皇帝汇报了一遍。
      老皇帝说:“你们看看现在有多少人恨他们,上万人在替他们喊冤,你们谁还敢包庇?我不管你姓什么吗?不管你是谁家的人?犯了国法就会严惩!”
      靖国公虎视眈眈的说道:“这是大夏的天下,不是哪一家,哪一姓的天下,谁敢祸国殃民?就看老夫的刀利不利?能不能砍掉他的狗头?”
      朝堂上三个姓崔的全部都面色阴沉,纷纷在心里问候了崔太守的家人,净给他们姓崔的抹黑。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看守宫门的士兵夹着一个人进入大殿,说:“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女真部落正在攻打辽东四州。”
      老皇上一听就命令:“快拿给我看看。”
      报信的士兵已经昏了过去,守卫把求救文书给太监,靖国公说:“赶紧给他喝点热水,估计还一点饭没吃呢。”
      于是,护卫赶紧把他们抬到偏殿去照顾,老皇上说:“派御医赶紧给我治好,我还有话要问呢。”
      一个太监抓紧时间跑到太医院去通知御医前来医治。
      老皇帝打开求救文书,看了一遍,一拍桌子,说道:“这些狗鞑子真的该死。”
      靖国公问道:“敌人有多少?”
      老皇帝说:“他们是倾族而出,一共是三十万,看样子是不把我们的四个州吞并,不罢休啊。”
      然后把求救的信递给太监,太监立马拿给靖国公看了一遍,老国公一看,整个边关失守就知道坏了,这场仗又是一场恶仗。
      连忙说:“启禀陛下,我们赶紧调兵,否则后果不可设想。”
      老皇帝说:“他们有二三十万,我们辽东才五万多人马,即便是你带人过去,也只是十一万人,还是实力上不对等啊,这仗怎么打?”
      靖国公说:“让东海州的两万士兵坐渔船、做坐战船迅速的开往辽东登陆。
      然后再调西部边军一万人,再加上,江南水师的两万人马应该能够维持住。”
      这时崔丞相说:“镇北关不是已经把匈奴的大单于射伤了吗?估计不会有战事了,可不可以调个五六千过去?还有那个叶星辰不是很厉害吗?让他也去。”
      靖国公一听就知道他是借刀杀人,连忙说:“陛下,镇北关的兵都是新兵啊!”
      崔丞相说:“哪个老兵都是从新兵过的,不见见血,怎么会成为老兵?”
      皇上说:“好,镇北关抽一半人马,叶星辰的人也要去,我听说他有战马速度会快一点。”
      兵部的人说:“我现在就回衙门,写调兵文书。”
      靖国公说:“这人还是不够,不行就从西川也要调两万人马,边军都去一半,这样就差不多了。”

第十八章 老皇帝的愤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