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妈妈说去!
看她会不会饶你!\"
周围的人义愤填膺,骂声一片。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到跟前,举起手里的拐杖打了下去,一边打一边骂:\"兔崽子!
我打死你,你偷东西,叫你偷东西,叫你划小孩子的脸。
小姑娘家毁了容怎么活?
你这样的就应该一辈子关在大牢里。\"
老太太一边骂着,一边抡起拐杖敲打。
拐杖每次落下,都在小偷的脑袋上。
你这样
最后小偷再也不敢求饶了,抱着头,缩成一团,每次拐杖落下,都会惨叫一声。
声音凄厉,如老鸹受伤,特别刺耳。
陆长青突然想起小女孩的事情,想去看看怎么样,朝着公交车走去。
张放以为陆长青要走:\"你干什么去?\"
陆长青指着公交车:\"我去看看孩子怎么样,那伤口必须送医院。\"
张放一脸忧色:\"已经被人送医院了,伤口挺深的。\"
陆长青止住脚步:\"他的医药费咱们出了,给她一笔奖金吧!
哎,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面对这些的。
这些小偷也太张狂了。
只是奖励举报违法群众,还是不够。\"
张放似乎看出了陆长青的心事:\"已经做得不错了,如果没有奖励,也许刚才那个看报纸的,不可能追,这么快,你看,他正打电话报警呢。\"
说话间,示意陆长青看向对面一个小卖部。
街对面,一个写着实惠小卖部的商店,挂着一个公用电话的牌子,上面还写着一分钟三毛,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收费。
牌子下面,那个年轻人手里还拿着报纸,正在打电话。
陆长青叹口气,这也算是验证了奖励举报,是有作用的,调动了普通人的积极性。
小伙子打完了电话,再次返回现场,他似乎挺兴奋,对陆长青道:\"我报警了,警察马上就到。
这报纸上说举报奖励一百块,如果提供更多线索或者帮助警察抓到罪犯,还会奖励更多。
咱们一起领取奖金。\"
陆长青摇摇头:\"不用了,你只管自己领就是了,我们还有事,没有时间。\"
没时间?
年轻人有些想不通陆长青为什么这么说:\"你看清楚了没有,最少奖励一百块。
甚至更多,这么多钱,就算是请两天假不上班也划得来啊。\"
陆长青仍然拒绝,本来就是自己的钱,怎么可能去:\"我真的没时间去。\"
年轻人似乎还想说服陆长青:\"你是不是怕这事不靠谱,我觉得没必要。
你看看,这上面写着联系电话,领取地点,还写了领取具体的办法。
这么详细,绝不可能是假的。\"
陆长青继续拒绝:\"真的,我真的有事。\"
年轻人有些遗憾:\"那我自己去领钱了,这么多钱,白给咱,你都不要,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然后又劝张放一起去,张放也没同意。
警察很快来了,走访了围观者,年轻人表现特别积极,最后一起和警察去做笔录。
第二日,这件事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标题很醒目,小女孩天真喊破小偷,群众热心共擒小偷,两名热心群众荣获百元奖金。
这则新闻用了很大的版面,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小女孩天真喊破小偷,然后被刀片划脸,第二件是群众共同擒获小偷,第三件是获得奖金。
第一件事引起许多人的讨论,大家都很同情那个小女孩,。
第二件事重点写了几个勇擒小偷的热心群众,这个写得很专业,都用刘某,李某,张某的称呼,害怕这些人被报复。
第三件用的篇幅最多,写了水晶鞋舞厅的悬赏内容,领钱程序,三个帮着抓贼的人一人奖励了五百块钱,还写了水晶鞋舞厅承包了对小女孩后续治疗的费用,还发放了五百块的奖金。
这件事情引起了全城的讨论,下象棋的老大爷下着棋讨论着报纸上的内容。
坐公交车的同事,一路上也在议论这个事情。
几个洗衣服的妇女,洗着衣服,讨论这件事,有人同情小姑娘,有人恨小偷,还有人羡慕热心群众。
工厂的广播站有人读这个新闻稿件。
小学的老师布置同学们写作文。
陆长青晚上回家,童童第一个问题就是:“爸爸,那个小朋友很勇敢,她发现了小偷。
老师说要向小朋友学习,碰见小偷,勇敢地喊出来。
可是玲玲他爸爸说,如果碰见小偷,不要声张,要装着看不见。
爸爸,你说童童碰见了小偷,应该怎么办?”
第398章 应该怎办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