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4章 郎君,你是说笑的吧?[2/2页]

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榴莲怪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担粮食从长安城运输到凉州的话,损耗至少要去到三成。
      也就是说一百斤粟米,直接就没了三十斤。
      这要是放在后世,老板绝对会认为你是贪污了。
      不报警抓人,就已经是非常仁慈了。
      但是放在大唐,从长安城往凉州运输粮食,损耗三成,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数据了。
      而从江南往长安城运输粮食,由于全程可以使用船运,损耗却是可以下降到一成以内。
      甚至是半成以内。
      可想而知,水运和陆运的差距有多大。
      秦协道没有指望大唐的马路在短时间内能够有一个质的变化,所以只能想着怎么让朝廷疏通一下运河,甚至是扩大一些运河。
      如果能够使用运河把大唐的主要州府给连接起来,那么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
      “确实如此!如今江南往长安城运输的货物,八九成都是走大运河。当时隋炀帝要是不要把修建运河的时间压得那么紧张的话,这个运河工程,绝对会是一个让人赞叹的工程。”
      史书上说到秦始皇,往往就会想到他为了修长城,害死了多少百姓。
      而说到杨广,大运河的修建也是不可逃避的。
      据说当时杨广动员了上百万农户,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把这么一条工程量巨大的大运河给修建好了。
      在没有挖掘机的年代,这个速度绝对是超级快的。
      “可惜他还是太急了!等到水泥的产量上去之后,朝廷可以使用水泥来维修一下大运河两岸的河堤,尽量减少淤泥的排入,让大运河的运载量提升一个档次。”
      伴随着大唐经济的发展,大运河肯定会更加的繁忙。
      到时候,船只太多,运河太小,必然就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
      如果能够早早的拓宽瓶颈地段的河道,展开一些清淤的工作,意义将会很不一样。
      “嗯,确实不能太急啊。我们这一次去到明州赈灾,朝廷并没有支持一文钱,也没有让我们多带什么粮食。
      据说朝中好些人还在那里说风凉话,让我们把去曲江池捕鱼的热情带到大海里去,捕捉鱼上来给明州的百姓吃,简直就是荒谬,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马周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秦协道的脸色变化。
      说实在的,马周对这一行是不大看好的。
      但是没办法,自家东家都已经答应了。
      他只能全力以赴的去应对了。
      “没有啊,我觉得他们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啊。我这一次去明州,就是准备去海里面捕鱼,用来解决明州城内的饥荒问题啊。”
      秦协道这话,让马周愣了一下。
      去大海里捕鱼?
      虽然沿海的州县应该有一些渔民这么做,但是那些渔民,就没有几个过上了好日子的。
      这意味着出海捕鱼,并不是一个靠得住的发家致富的手段。
      连专业的渔民都没有办法靠捕鱼过上好日子,自家郎君想要依靠捕鱼来解决一座城池的粮食问题,这不是搞笑吗?
      “郎……郎君,你是说笑的吧?”
      马周有点尴笑的问道。

第164章 郎君,你是说笑的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