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西王府后来的悲剧,有人心的扭曲与贪欲,也有朝廷皇室的暗中插手所致。
      总之都不是简单的单一理由,而是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
      朝廷多年来要削藩,平西王没有后才是他们最乐于看见的。
      但是困守内宅,见识短浅、一切荣辱都系于男人身上的女人,她是没法看得懂这些政治斗争的。
      只是一句“只要王妃没有儿子你儿子就是平西王府将来唯一的继承人”,就能把妾氏的野心和贪欲放大到无穷尽。
      妾氏是个掌握了内宅斗争精髓的女人,她懂进退知分寸,能屈能伸,相当的坚韧能忍。
      但所有的手段高明,都要建立在平西王有男人的劣根性上——渴望坐拥三妻四妾。
      然而平西王他没有,他就想守着平西王妃。那错误的一夜,已经让他痛恨至极,余生都要愧对王妃。
      平西王对王妃的敬爱和爱护,是妾氏用什么手段都无法撼动的。
      妾氏能有那一夜,是婆婆的手段和她自己的争取。事实上那一夜,动的人是她。
      在对王妃感情这一点上,婆婆和后来的她实在是“英雄”所见略同,但凡王爷有一点清醒,那晚的事都成不了。
      而事成之后,王爷是何等暴怒,婆婆也预料到了。
      老太太为了要孙儿,那可是豁出命都在所不惜。
      妾氏能在事成之后,留着命,留在王府,全靠老太太以死相逼。
      如果她的儿子不能有后,那她就以死谢罪。
      来真的!不掺一点水分!
      没儿子这个事,那就跟女人失节那么严重。没有,那就去死——这就是老太太根植于灵魂的、深入骨血的、冥顽不灵的可怕恐怖观念。
      她听了死去的丈夫和儿子一辈子的话,一生人里唯一一次反对,就为了让儿子有儿子。
      态度之激烈,完全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架势。
      活到她那把年纪,赚够本了,要是能把儿子掰回“正途”,替儿子做最后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老太太就是死也愿意。
      做母亲的逼儿子到这份上,那不是母亲死就是儿子死了。
      而不论哪一个死,平西王妃也都得死。
      千古以来,压在人头顶上还有山海深重的孝道。管他有理无理,有错没错,反正忤逆父母就是不孝。
      要逼得老母亲去死,那平西王也不用做人了。
      母亲不能死,平西王也不能死,他镇守西北,大炎朝几十万边境子民的和平安宁是他的责任。
      最后,是王妃忍着叩心泣血,开了口,结束了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
      她能怎么办?
      婆婆能逼儿子到那份上,她却是不忍丈夫做千古罪人,受世人唾弃的。
      那夜,铮铮傲骨的平西王被自己的老母亲压弯了脊梁。
      他第一次见识到女人的可怕,丝毫不逊于战场的惨烈残酷。
      他的母亲竟然拿剪刀要捅她自己,就为了不准他赶走那个女人,就为了让他有个儿子。
      就这样,妾氏留在了王府,住在老太太院子隔壁的院子。
      她的名分,她从此在王府的活动范围,她能做的事,由王妃定了下来。
      老太太得偿所愿,也知道各退一步的道理。
      大方地没有再为难王妃。
      王妃从此再没到婆婆的主院请过安,王爷也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过去点个卯,他再没有吃过母亲院里的东西。
     &

第53章 又凶又能惹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