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8 章 京城卫视的橄榄枝[2/2页]

内娱传奇:从2000年激变 BYD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一套指定不行,只能上八套电视剧频道。”
      夏视节目采购中心副主任黄河浪的话,就像一瓢冷水。
      给雄达浇的哇凉哇凉的。
      “这么好的剧,不上一套多可惜。”
      “不是你们的剧不好,关键类型不符。”
      有时候并非是电视剧的质量水准不达标,而是另有原因。
      黄河浪个人支持,却改变不了事实。
      “我知道夏视作为主流媒体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但你选择作品的依据是和标准是什么?”
      “虽说台里对于影视作品主要以购买为主,但选择标准向来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统一,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上乘,不仅仅是针对喜剧题材作品而言。
      你看历年来播出的很多戏,如《雍正王朝》《三国演义》都属于这一类,而且收视率非常高。”
      这番话,尤其提到的思想性,无疑具有杀伤力。
      说来说去,还是有点嫌弃情景喜剧太俗。
      “老黄,咱们多年的朋友,你别跟我打官腔行不行。”
      雄达坐近一点,圆嘟嘟的脸上堆满笑容。
      努力尝试说服对方。
      “大伙看电视就是图一乐,真要研究什么思想性艺术性的,还不如去图书馆找几本哲学巨著,或者去美术馆,看啥电视呀。”
      “既然是朋友,你该知道我就一芝麻粒大的副主任。上哪个频道,上哪个时间段不是我能决定。”
      说着,黄河浪比出右手,大拇指掐着小拇指头。
      表示他人微言轻,爱莫能助。
      “我们这部戏在申城有线电视取得了14.5的超高收视率,你要知道那是在南方啊,可不得了。”
      “我承认,14.5的收视率确实厉害。
      从单纯技术角度看,衡量受众多少的标准主要是看收视率,收视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电视台一线人员的考核指标。”
      都是从业人员,谁不知道收视率意味着什么呢。
      广播电视机构的运营模式主要是依靠广告的收入来支撑的。
      广告的播出实际上是非常市场化的模式,很直白,看电视的人多广告收入就多。
      怎样能让看电视的人多呢?
      自然靠好的电视剧。
      怎么样算好的电视剧呢?
      收视率高的多半是好剧。
      所以事实摆在眼前,东北一家人收视率高,代表收看的观众多,代表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多。
      “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台里的规矩如此。”
      身为国内最负盛名的电视台,大夏电视台有十足的底气说不。
      换到另一个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叫店大欺客。
      它是大平台的主流媒体,财大气粗,因而可以店大欺客。
      失望而回的雄达把情况汇报给李有信。
      “和京城卫视谈吧,价钱可以稍微低点,最好能上黄金档。”
      在李有信印象中,《东》剧是国内第一部荣登国内主流电视台晚间黄金档的情景喜剧。
      不蒸馒头争口气。
      他还不信,离了夏视活不了。
      “嗯,我正有此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雄达同样有脾气。
      实际上,他很有几分恃才傲物。
      原本夏视压价够不爽的,放到电视剧频道也能忍,最看重的黄金档不能上,实在忍不了。
      样片京城卫视已经看过,打出了精品剧集的结论。
      无论明星阵容、演员演技、台词笑料等方面,都非常出彩。
      这种好剧,肯定得抢。
      他们可不是夏视,像个大爷一样等着全国的好剧送上门来,任其挑三拣四。
      只用了一个上午,京城卫视与鸿运影视谈妥并签下合同。
      “成了有信!”
      “哦,确定上黄金档了?”
      “没错,而且还是暑期的晚间黄金档,绝对是破天荒头一遭。”
      雄达的话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暑期晚间黄金档,堪称档期中的战斗机,黄金档中的黄金档。
      哦耶!
      李有信狠狠一摆拳,振奋人心啊。
      关键后面雄达还贼兮兮地以炫耀的口吻问,“你知道卖了多少钱吗?”
      “多少钱?”

68 章 京城卫视的橄榄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