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保持昨晚的余温,可是火炕以外的地方就不行了。
鹞子也提醒,“小姑你以后可不能再往北炕墙角坐了哈。你别看那上头现在还能是水珠,等再过两天那就直接变成冰溜子了,掉下来脑袋都得砸个窟窿。”
他说着直叹气,“小姑你们这房子保温不行啊,透风。光凭外屋地做饭时候那点火,也就够烧烧炕。”
顾小柔听得都有点发愣:“那还能咋的呢?”
不凭外屋地的大灶,还能用啥取暖呢?一人给发一麻袋暖贴呀?可惜这时候也没有哇。
别以为东北老百姓家都跟清宫剧似的,屋里还能烧炭盆。东北人家冬天门窗都“溜”上了,没人家开窗开门的,点炭盆那不直接等着煤烟中毒呢嘛。
人家宫里敢那么用,是因为宫里用的都是烧没烟了的红罗炭,而且专门有人在炭盆旁边看着。老百姓家可用不起。
没想到鹞子却登时就乐得像朵花似的,“俺们就知道小姑怕冷,现在肯定为难了!所以,俺今天就给小姑送好东西来了!”
顾小柔挑眉:“啥好东西?”
鹞子献宝似的打开一个大麻袋,里头竟然是一个铸铁的炉子!
另外麻袋里,还有白洋铁的炉筒子!
鹞子又一掏兜儿,连玻璃刀子都带来了。
他笑嘻嘻给顾小柔演示:“铁炉子盘在地下,烟筒子从窗玻璃穿出去……这样屋里热乎,还不怕烟!”
.
顾小柔看了半晌,忽然说:“那是炉盘、炉圈子、炉篦子……我认识。”
她记忆里好像晃过那样的画面,她姥姥就在这样的铁炉子上给她烤土豆片、地瓜片、馒头片儿……所以小时候的她,谁还稀罕出门买什么烤地瓜呀,家里全都自己搞定了。
天,这份儿遥远的记忆其实她都已经忘了。眼前忽然又出现了实物,她才又触景生情想起来的。
鹞子笑呵呵点头:“小姑说的对。”
他嘴上说,手却没闲着,当场就开始给安装。
外头那老六也没闲着,立马就拎管锹搓土、和泥,然后铲进来给鹞子抹炉子缝儿什么的用。
她咬住嘴唇看着。
这铁炉子不稀奇,北方人家常用的。只是在这样物资匮乏的时代,而且这里是交通不便利的山区,所以能弄这么一套,既费事又费钱。
不说别的,就那节白洋铁的炉筒子就是有票都排不上,都得等。
——费事、费钱,总之合在一起都是费心。
虽然鹞子今天从进来到现在,半个字儿都没提过他师父。可是难道她就猜不着这炉子是谁给买的,鹞子又是谁派来的吗?
不能不说,这个时机选的真是太是时候了。昨天刚下头一场雪,而且她还着凉了,今早上这炉子就送来安上了……
嗯,还知道她怕冷。切,那倒是别在大野地里掀她衣裳呀!
.
鹞子和老六手脚这个麻利,不多会儿全套炉子就给盘好了。
封好了泥之后,是老六给点的头一炉火。
他点火之前瞟了顾小柔一眼:“这可是从俺的车从天津给你拉回来的,不是咱们本地那些土货。你可别给用糟尽了。”
第112章 知道你怕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