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林清清依依不舍的送别了周青山,看着他的背影大步向前没有回头。
她带着小箩赶去沈支书那请了假,沈支书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点点头也没说什么仿佛他早就料到沈青山会出远门。
她带着小箩盘问着对学校的看法,介绍了基本的条件和上课时间,让她一进去就从五年级读起有些难度,但是这是最好最快的方法了,就看她能不能吃得下来学习的哭。
小箩听的两眼放光,打包票说没问题。
见她这样两人商量中午抽出一段时间去看看,亲眼见识一下接下来要上的小学,不然也不放心小箩一个人上学。
在门口等了好一会一个面色和蔼胖胖的女人打开了门,带着她们参观学校,看见有的小孩站在门外趴墙上补着作业,见到有人来都有些紧张,嘴里喊着:“校长好。”
周校长点点头,“这是五年级的教师,外面那几个都是作业没写完被抓到的,咱学校不存在老师打学生,作业这块抓的紧些。”
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往里走,里面坐着的小孩就和插秧一样,一个瘦瘦高高、清瘦面庞、光亮的头发、戴着眼镜,校长说老师姓张,是村里张家湾的人。
一个老师负责一门科目所有的年级错开上课,看着这个斯斯文文的男老师,想到了读书人的气质,如同张老师挺拔的像棵小白杨的背。
她看了一下学习氛围还不错,每个教室按照年级人数划分,多的一年级一个教授、少的就一二年级混合在一起上课。
逛了一圈感觉还不错小箩也没有抵触的样子,就板上钉钉敲定了明天就开始来上学,这一年都要早起去上早课,交完学费就继续回家吃了午饭赶着去田里。
看见熟悉的人赶着两头牛吃草,越等人走近一看果然是林先生,面无表情的看着牛吃草。水牛和黄牛不一样,不愿意在一起吃草,一般隔着二十米远。
平时放牛都在附近的山坡上,牛儿都只吃新鲜的青草,最近转季节后草都开始泛黄了。到了冬天就没有草吃了,就要开始给牛喂饲料了。
饲料是用灶火铁锅煮,煮好再一桶一桶送给每一头牛吃。看见林先生又看看周围都有人她们也没去打招呼,毕竟牛棚里的人大家多少都有些抵触。
林望也明白这个道理,用口型对林清清说:“记得来找我拿煤油灯。”一字一句说到没有声音但仿佛他的话就在耳边回响。
林清清这才想起来很久之前的煤油灯还没拿回去,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快要下工的时候牛也吃得差不多,林望驱赶着牛回牛棚。
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牛棚,看着林望认真给牛顺毛的样子,“我自己还不会做饭,但是还必须要给牛做饭,不能偷懒。牛吃不饱会变瘦支书看到会骂人的,像一些年轻些的小孩子脸皮薄的,挨骂会直接哭着脸。”<
第39章 牛棚起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