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三章 杨鹤[1/2页]

明末贼王 不是小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恰恰如楚行所说的那样,以平山墩为例,由李岩他们培养出来的小学生,哪怕是成绩比较差,军队、商贾、工厂、官府都是抢着要的。
      为什么?
      因为这些小家伙,年纪大概都在十五六岁,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视野非常宽广。
      他们本身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可以很快的跟当地的用人部门结合起来,适应用人部门的节奏,快速学习用人部门的节奏。
      如果换在之前,先不说大家伙读了四书五经,除了写写信,打打官司之外,他们能做什么?
      这些务实型的人才不是没有,但是那都是大商户、大家族辛苦培养出来的,那是属于极其稀缺的人才,而且依赖性很强,这些人一辈子也只能为他们的雇主服务,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便是楚行推广的教育的有点,他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给了他们一个更加广阔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可以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的家族。
      当然,前提是楚行一直非常有钱,可以源源不断的给教育投入成本。
      而且,楚行的治下,一直是比较平稳的,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安心用在学习上。
      如今从整体而言,整个大明,除了江南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势力,能够如同楚行这般,认真的培养读书人了。
      楚行讲话完毕之后,朝着学生们作揖行礼,表达了他一??将军对于这些天之骄子的尊重。
      而师生们,也自然而然的给楚行行礼。
      这些学生的年龄,不一而足,有年纪比较大的青年,也有十余岁的孩子,但是都是天资极其聪颖的一类人。
      当然,这也是楚行一直推广营养的原因。
      丰富的营养,是真的会让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跟那些世家大族的孩子一样聪明的。
      用楚行的话说,牛奶也好,羊奶也罢,真的不只是改善一个孩子的身体,同时也有智力,刚一开始还有很多人,用鸡窝里莫非还能飞出金凤凰来质疑楚行。
      但是当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买了昂贵的奶羊,给孩子们一碗一碗的喝下羊奶之后,发现孩子不仅仅是身体变得越发强壮,整个人也越发聪明之后,他们不得不佩服他们将军的高瞻远瞩。
      为了让学校能够快速、良性的培养人才,楚行几乎是将这所高中当做大学在搞,里面有大量的服务人员,从食堂到校场,都是有专门的人才为这些学生们服务。
      不要小瞧搞教育,搞教育比训练士兵还要花钱呢!
      但是这份钱,楚行花的是甘之如饴。
      当楚行讲话完毕之后,这些学生们都去上课了。
      楚行站在窗外,房间安装的是,平山墩生产出来的大块玻璃,虽然影子有些模糊,但是还是可以看清楚学生和老师的身影的。
      这个国文老师在讲解悯农。
      虽然楚行一直强调数学、物理、化学到底有多么多重要,但是语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杨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