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惨状[2/2页]

明末贼王 不是小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这些问题,耗费了李岩、卢象观等人大量的精力,就将那些楚行解救的中原文士,一股脑的全都征用了也不够使用。
      至于俄木布,在进入板升城字后的第二日便病倒了。
      吴又可帮忙检查了身体,还好他还年轻,只是一时气急攻心,小心调养就好。
      卢象观外出大致的查看了一遍,虽然板升城的耕地和草场足够安置二十万百姓,但是目前来看,板升城需要安置的流民处于一种上升的状态,将来土地肯定是不够用的。
      所以卢象观又开始按照之前的布局,在周围的几座小城,安置了大量的民众。
      根据之前,平山墩给林丹汗的规划,周围起码可以开发出十几个县城,这些县城有的耕地多一些,有的耕地少一些,但都可以养护百姓,楚行便派出大量的斥候,去清查周边儿的情况。
      土匪、强盗、野兽这些东西肯定是不能留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扫掉,这样才可以用心去耕种土地。
      临近板升城的小城是最好清查的,很快便将百姓派了出去,此外为了安置百姓,李岩还建议就地修建城池,不必依附于就有的城郭。
      如此一来,工作量自然而然的会变大,但是规划却更趋于合理。
      而卢象观也建议,既然我们已经收拢了那么多流民,干脆就连带着散落于板升城附近的小部落也收容了,不愿意加入,就直接派出骑兵消灭。
      这些有生力量加入我们,虽然会加大我们粮食上的压力,但是却可以防止他们加入别人,成为我们的敌人。
      只要将这些散落的小部落全都吃掉,那么林丹汗就没有再次崛起的可能,而平山墩也可以崛起为草原上可以真正抗衡黄台吉的军事力量。
      留下部分粮草备用,大多数粮草已经被分配到户,分下去的粮草虽然并不是很充足,也足够四口之家吃上两个多月。
      只要熬一熬,总归能想到办法,搞到新的粮食。当然,压力也不可谓是不大,毕竟这些粮食,是远远不够吃到秋收的。
      一群文士忙得脚不沾地,抽不出时间来,楚行依然拉着李岩,让他放下手里的活,考虑怎么在朝廷手里扣点粮草出来。
      二人商议的地方,已经经过修缮,看起来应该是某个贵族的居所,虽然经过战乱损毁,依然有些木头被烧焦的味道,但总算是可以遮风挡雨,楚行便暂时分给了李岩。
      两人商议,如今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几乎不要指望从崇祯手里扣出来粮食。
      但是其他区域,却并非不可以想想,首推便是河南,河南是中原之地,产粮大省,那边儿的世家手里肯定是握着粮草的,可以派遣商队,以顺义王的名义与当地的世家购买,如今世家也看出来,朝廷动荡不安,在编练民团,武器、战马都是他们紧缺的物资。这个买卖,双方之间,都有好处,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其次便是山东,山东好在一直没有战乱,而且山东号称膏腴之地,可以派遣商旅,去山东购买粮草。只是山东的贸易比较复杂,因为山东并不却武器和战马,只能使用银钱,但只要能够挖掘出山东市场,粮草绝对少不了。
      对此,朝廷不会刻意的打压此事,因为只有顺义王这边儿过得安稳,草原上才会有人能够帮助朝廷制衡黄台吉。即便是知道大量的粮草外流,崇祯也只能琢磨琢磨,为何人家顺义王这么有钱,而自己却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惨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