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刘头[1/2页]
明末贼王
不是小黑
时间过得飞快,仿佛只是眨眼的功夫,年关就过去了,如今已经是崇祯五年。
天刚微微放亮,老刘头就吆喝着归他放养的五十头长毛羊出了门,这长毛羊,大人们可以剪羊毛换钱,他呵护的很。
为了让羊群长得壮壮的,他每日都走出去老远,专门寻找嫩草给羊群吃。
平山墩因为要放牧,所以对草地保护非常严格,不是所有的草地都可以放羊的,很多区域要定期养护,他一路小心的看着羊群,生怕羊群跑到了草场休养区,被人发现挨一顿鞭子。
前方不远处,就是红盐池附近的河流了,这些河流两边儿都开垦成了农田,农田里有弄人在劳作,为了方便他们这种牧户和商旅经过,这些新贯通的河渠,上面都搭建了木桥,羊群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老刘头手里有一根两米长的大鞭子,每一次一甩,就会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羊群就会老老实实的往前走,领头的头羊的眼睛,一直盯着大黄犬,大黄犬却浑然不在意,在草地上跑来跑去,一有风春草动,就狂吠不止。
老刘头看着大黄卖力干活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摸了摸怀里,不仅仅有水囊,出门的时候,还踹了两个窝窝头,随便掰了一块,扔给大黄,大黄猛然一跃,接过窝窝头,叼着窝窝头,耀武扬威的围着羊群转圈,仿佛是打了胜仗,得了奖赏的大将军一般。
看着日渐肥硕的羊群,看着在草原上奔驰的大黄,老刘头莫名的觉得惬意,原来他这辈子,还能过上这种舒坦的日子。
怀里不仅有窝窝头,还有一小片咸菜,老刘头一直骂自己矫情,之前逃荒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吃树皮,吃草根,甚至石头子。
可是如今这窝窝头,不加点咸菜,竟然觉得拉嗓子,咽不下去。
老刘头的儿女死在战乱之中,如今年近六旬的他,在流民之中也算是长寿之人,按照道理来讲,平山墩是不收自己的,但是有个姓田的夫子心善,给他发了口粮,告诉他只要能到红盐池,就有人能接收自己。
老人家得了口粮,硬是凭着一口心气,自己走到了红盐池,红盐池的文官,见到他之后,也直皱眉头,按理说这种人瑞,已经到了降服的年纪,实在是想不通该让他做什么。
后来平山墩那边儿推广养羊,各地的官员都觉得这长毛羊,是利害事物,不能完全交给草原人来打理,要选一些汉人来放羊,这老刘头才算是有了工作。
平山墩的人,各有事情去做,比如孩子要去读书、练武,妇人要在工坊里做工,青壮要修路修城,打造武器,而放牧这种事情,几乎都是老人在做。
经过田见秀统计,目前平山墩治下,放牧的老人,足足有三四千余。
放眼望去,这草原之上,像是老刘头这种戴着盔笠,甩着大鞭子的老牧民,数不胜数。
老刘头寻了块草地,让羊群自己寻找吃食,而他则找了块被风的土丘,手里随意翻看一本册子,随意翻看。
年纪大了,按理说该合理等死了,但是老刘头却闲不住,没事儿的就去夜校旁听两节课,没想到时间一久,他还真的能识字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刘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