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可以请人代不?[1/2页]

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谈判桌从峨眉山下挪移到永州。
      虽然大的框架定下来。
      可是无数的细节,双方唇枪舌战,都不肯让步。
      比如国府很多部门,在依法治川以后,都没有必要在重庆设立衙门了。
      比如周小山。
      邓锡候,潘文华,秦国梁一致想把他抬入依法治川委员会名单。
      谈判组同意了刘周书,同意了沈虹,甚至同意了陈兰亭。
      也坚决不同意周小山。
      开什么玩笑。
      一旦认可周小山成为依法治川试点委员会成员,他至少都是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这不是晋升他为少将的问题。
      是直接承认他跟杨森,李家钰,邓锡候平起平坐的川军军阀头子。
      镇守一方的诸侯。
      永州在吵吵。
      安徽也在吵吵。
      范绍增死活不跟唐式遵去福建,动不动闹着回四川,唐式遵提议罗家烈跟他去,顾祝同又不愿意。
      军委会想调罗家烈去湖南。
      罗家烈说这是把66军往仇人刀尖上推,他们去可以,别怪川军再做出什么不顾全大局的事情,到时候军委会还要重新任命战区司令。
      眼看着尹昌衡跟自己都挨着跟准备提拔的乡镇长谈完话了。
      组织的培训也差不多完成了。
      田颂尧,刘文辉都提前就位,全面铺开了准备工作,手里没兵的西北军老将冯玉祥,也到了永州,在周小山和尹昌衡的协助下,带着一帮学校的大学生,组成政策宣讲表演队,正在做节目的最后排练,修整。
      也规划好了邓锡候坐镇成都平原,刘文辉带着派去的官员督导西康,田颂尧和饶国华负责川南,潘文华带着楚天舒去川东南,周小山和尹昌衡坐镇永州维系川东北。
      箭在弦上,这群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非得显示个存在感。
      把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耽搁了。
      周小山毛了。
      干脆下令停了手上的化工,以及新农业推广计划,什么时候依法治川谈判完成,这边的计划什么时候开始。
      你们不痛快的让川军照收。
      这下子,急的不仅是李宗仁。
      小化肥是个大蛋糕,配合几所大学农学院的配比方式,实验数据,总结经验施用,后方所有的地方都能增产增收。
      从设备定制到原料组织,从生产到运输,销售,农民科学使用,最大化的减轻阻力。
      每个环节都需要政府和军队的力量来进行主导。
      对于国土大面积沦陷,丧失对大部分税源和粮仓的国府来说,是解燃眉之急的事情。
      对于这些官僚,也是发财的门路。
      邓锡候和李宗仁合纵连横,不仅勾连了孔家,宋家,一个电报,把龙云都说动了。
      龙云乘坐飞机抵达永州的时候。
      周小山本来要去接人。
      又被贺国光堵在了办公室。
      害的秦国梁,潘文华,邓锡候上了吉普车,又跑上楼去。
      “小山,进入试点委员会的事情,我昨天亲自请示委座,委座听说你年龄不过二十三,从军不到五年,当时就说了一句荒唐。这要求实在不现实,你想想,你才多大啊!”
   &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可以请人代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