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4章 寸土寸金[2/2页]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再就是国营商社的改制,也是王宗?橐皇峙?鹄吹模?复⒍嘤嗟牧甘呈勐糁茏?
      例如赵鼎,南方茶园现在在广泛种植。
      例如吕颐浩,这官道上的诸多麻烦事都是他一手干掉的。
      可问题是,国库的现钱收入已经增长到了五千五百万贯。
      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了。
      再要增长,得需要时间,例如需要更多茶园的建立,需要东南更多经济作物的生长。
      这都需要时间。
      这些都不是靠一个点子或者一个新政,立刻立竿见影的。
      “起来吧,梅尚书。”赵桓走过去,伸出一只手,梅执礼赶紧站了起来。
      梅执礼说道:“陛下,其实移民未必要给那些人那么多钱,历朝历代移民都没有给那么多。”
      “朕要的是时间,要的是快速将民众转移过去,只要能快,问题少,多花些钱,无伤大雅,还能促进当地商业,使地方快速发展起来。”
      “但……”
      “钱这种事呢,其实有很多办法。”赵桓想了想说道,“不如这样,银行发行一种银牒,每一份银牒价值10贯起步,至少买五年,每年百一的利息,如何?”
      赵官家这话一出,众人当场就有些懵。
      梅执礼问道:“陛下这个时候发行银牒是要用这笔钱……”
      “用在阴山。”
      众人不由得深吸了一口凉气。
      用在阴山?
      这不就是找民间借钱打仗吗?
      “那利息钱到时候从哪里来支付给购买者呢?”
      “从往后的国库收入里拨发出来。”
      “这不仅仅是利息钱,若是售出2000万贯银牒,五年后,要给出2100万贯。”王宗?樗档馈
      “没错。”
      “那这2000万贯,眼下募集而来后,打仗用掉,五年后,国库未必能拿出这笔钱。”
      赵桓笑了笑,说道:“那就卖地。”
      赵桓说的卖地其实就是前几年朝廷就在议论的城南新政。
      也就是东京城的扩建。
      而且不仅仅是东京城的扩建,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西京洛阳,都可以扩建。
      这一扩建,就牵涉到在土地上建房子。
      众所周知,历史上大宋朝的东京城,那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东京城一般的房子价格大概在一万贯,差不多五六百万元的样子。
      豪宅的价格一般在十万贯以上。
      而根据权威学者的计算,北宋末年,东京城的人口密度,是比21世纪的深圳的人口密度要高一倍。
      至于这些年,在赵桓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东京城人口自然更多。
      人一多,地有限,房价自然更高。
      便说赵佶退位的之前,平均一座宅院是1万贯,而眼下到了靖康十年,在印钞之下,已经涨了三倍起来。
      一座豪宅的价格可能已经到了五十万贯,大约有两亿到三亿元的样子。
      便说前年抄的何栗的府邸,拍卖出去的价格就在四十五万贯。
      赵官家说的卖地,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看来议论已久的府城土地新政要开始了。
      在过去的时代,新农政解决的是农村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重新分配了农民的利益。
      而府城的土地新政,针对的是日渐繁华的大城市,人口不断聚集,人与不断升值的土地之间的矛盾。
      大宋朝的手工业比之前的历朝历代都要发达,户籍制度也早已区分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
      这其实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条件。

第444章 寸土寸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