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黎家那一户每逢他路过,就会让他帮忙犁田。
不过,犁田的规矩非常多,不是你让犁就犁的。
首先,大户家要提前蒸好馒头,佃户吃了馒头才有力气干活,并且馒头要蒸的好,其中以大白馒头最佳,口感好,对补充体力也很有帮助。
其次,光吃馒头是不行的,馒头是主食,还得有下饭菜,两条长竹笋,一头鲜鲍,两只泡凤爪,再加上两片清蒸红肉。
长竹笋不是一般的竹笋,这是非常珍贵的食材,常人往往只能找到两条,竹笋长约100公分,越长的竹笋越少见,通体雪白,入味鲜嫩可口。
两根长竹笋,食用起来最佳。
这一头鲜鲍,也不能用普通鲍鱼蒸出来,鲍鱼要大小适中,捕捞出水时,以颜色粉嫩为佳,蒸好后的多汁鲍鱼,肉质一定要有韧性,不宜煮烂,太松软了不好吃。
这凤爪也是有规矩的,晶莹剔透,没有杂质,凤爪要白,要修长,这样才好吃。
清蒸红肉的要求就更高了,两片红肉一定要鲜红,很多大户家的红肉质量都不行,经常给红肉上色素,不过有了色素的红肉,反倒另有一番风味。
这清蒸红肉的肉质一定要软而不烂,这才是红肉这道菜的特质。
俞佃户用餐,嘴里却唠叨个不停。
“沈大户啊,你家里今天蒸的馒头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的一家。不过凤爪就一般般了,没有特色。”
“你哪来这么多废话?吃别人的还嫌弃。”沈大户气不打一处来。
俞佃户却不管她,用双手各抓一条长竹笋,啃了一口咀嚼起来。
“笋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吃,不愧是大户。”
沈大户只是冷眼旁观,她好生招待这位佃户,总感觉亏了。
随后,俞佃户将鲜鲍和清蒸红肉享用完毕,这才擦了擦嘴,笑道:
“沈大户,我吃完了,可以去你家田地犁田了。”
“吃了那么多,你今日不好好犁田,看我会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沈大户走在前面,还骂骂咧咧道。
“沈大户还能不信我?我俞佃户向来工作认真,你家的田地只要交给我,松土、犁田、播种,我手到擒来。这可是我赖以为生的活计啊。”
“那就好,我家今个儿有一块新收的田地,既然你如此了得,就请你一并完成吧。”沈大户冷笑道。
“啊?新田地,这可不好犁啊!新田地开垦起来太麻烦,土质又硬,杂草又多,你要我开垦新地,那可是要加钱的!”
“少废话!你既然进了我沈家大院,那就由不得你了。这新田地你是犁也得犁,不犁也得犁!”沈大户终于凶相毕露,不再掩饰了。
“沈大户你这……这不是强买强卖吗?”俞佃户表示很委屈。
“你也知道我是大户啊?你这种佃户,就是用来压榨的,你要再不犁地,我让你今晚都回不去!到时候看你还怎么维持生计。”
“得了,有话好说,我来都来了,也不能光吃不干,我犁就是了。”
于是,俞佃户殷勤地在沈大户家耕耘起来,忙活了半天,早就被这大户压榨干净。
这是佃户的悲哀。
230章 犁田是一门学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