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怨气[2/2页]

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重装坦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他皱着眉头问道:“还有其他事吗?”
      张大彪这才反应过来。他忙开口说:“没事。哦。谢政委!”
      接过批条,张大彪立正敬礼后,转身快步离开。
      赵刚看着清单上的机枪数量,一阵惋惜。
      好不容易多了12挺轻机枪,可没有想到,一下子就少了5挺。
      肉疼啊!
      唯独让赵刚感到欣慰的是,孙德胜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才。
      而且这次算上伪军骑兵连备用的骑枪,这次缴获了121支中正式骑枪,还有8支驳壳枪,将近2万发子弹,还有马167匹,其中乘马134匹,驮马33匹。
      将战利品登记在册,赵刚这才合上账本,走出房间去巡查战士们的训练。
      2营、3营都不在杨村,他们驻守在附近,监视周边。
      驻扎在杨村的是一营。
      一营一连战士正在训练拼刺刀技术。
      他们双脚稍稍前后分裂,然后战士们双手抓紧木头做的枪形模具,大喊一声,奋力向前一刺,收起来,继续再刺。
      拼刺刀技术没有那么多花哨,要的就是快狠准。
      谁更快,谁更准,谁更狠,谁就能活下来。
      简单直接!
      所有教官都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对战士们的要求十分严格。
      拼刺刀一个动作不符合标准,就要重新做十几遍,有时1个排以至1个连都重复1个动作,直到整齐划一为止。
      赵刚看着独立团的战士手上那些老茧,以及手背上的那些刮痕,就知道他们没有一个偷懒的。
      事实上因为八路没油水,训练又刻苦,好吃懒做的人基本上都不会来投靠八路。
      他们都投靠国军,一些落草为寇,还有一些当了汉奸。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帮八路筛选了一大部分人。
      肯加入的,大部分都是能吃苦肯吃苦的。
      都是在拼刺刀技术上下了苦功夫的。
      几年磨炼下来,他们拼刺刀技术并不输给小日本鬼子。
      事实上要是算上身高上的优势,按道理说也应该是八路更占优势。
      但是……
      哎!
      土八路穷八路,不单是武器弹药奇缺。就连粮食物资也缺。
      这还是物资有保障时定下的指标,到了苦难时期。
      一天能吃到3顿稀饭就是天下的喜事了。
      没有油水,训练又苦,八路的战士几乎都很清瘦,在力气方面处于下风。
      胖子什么的,是不存在的。
      如果现在的八路能有后世的伙食和武器装备,哪怕是刚建国那会儿。
      他们就不怕任何一个对手。
      什么十七个堂口。
      什么左手美械,右手苏械,亚洲闻风丧胆……白象,通通一砖拍倒。
      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叫开挂的兔子!
      更不用说什么小鬼子了,直接碾压过去都行。
      看着这些训练刻苦的战士,赵刚感觉到空荡荡的肚子,苦着脸。
      哎。没有油水,肚子饿得快。
      还没有到饭点,就开始饿了。
      以前在历史书上只是知道八路抗战艰苦,但是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明白这日子到底有多苦。
      武器弹药缺乏,需要时常要考虑从哪里搞到武器的补给。
      粮食物资缺乏,需要时刻担心物资不够,要想办法保证战士们的粮食。
      日军伪军随时能进攻,需要时刻警惕敌人,保证老百姓和根据地的安全。
      友军随时能在背后捅刀子,需要防备对方,保证统一战线的维持下去。
      既当爹又当妈,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担心。
      这日子怎能不苦?
      让战士们思想文化上有提高,在物资上也要有提高,才是一个优秀的政委该做的事。
      赵刚开动脑筋,思考着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第十三章 怨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