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汇报一下。”周贵奎推开门,便朝着办公桌后的汪德胜抛出东北大碴子话,道:“赐来福公司驻香港办事处区域经理爱丽丝来了,在我办公室。她提出要带王嘉福去香港治病,因为有规定,出境介绍信必须由一把书籍、一把厂长签字才能办理。你看怎么办。”
“哦,费用呢,是他们出还是我们厂子出?”汪德胜道。
“那啥,这个还没说呢,我想当然应该由咱们厂出,王嘉福是咱们厂子的人嘛,人家能带他出去治病就很不错了。”周贵奎道。
“你和老冯打招呼没?”汪德胜道。
“那啥,冯厂长没在办公室,我先给你说的,别人还不知道这事儿。”周贵奎道。
“这事儿,应该开个班子会研究一下。王嘉福现在的身份很复杂,因为技术材料的事儿弄到现在,把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了。我建议还是开个班子会说一下为好。你再征求老冯的意见,看看他是什么意见。”汪德胜道。
“嘎哈呀,用不着呀,一开班子会研究,特别是针对王嘉福的事儿,肯定会引起乱七八糟的争议,你和老冯俩点头签字就行了,别弄得满城风雨、乱乱哄哄的。”周贵奎道。
“别人的事儿都没问题,但是放在王嘉福身上就显得有点大,他是公众人物,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会引起关注,可能直接通天,所以,我建议还是要谨慎、小心一点。目前纺织局对咱们班子很不满意,就是因为王嘉福不拿出技术资料的事,所以我们小心点吧,形势比较紧张,别把咱们一下子都栽进去了。”汪德胜道。
“哎呀,那啥,老汪你说的倒是那么回事,不过我担心开班子会会有岔头。现在时间不等人,如果不早早把王嘉福带到香港去治疗,恐怕耽误了最佳治疗期。”周贵奎道:“我还是觉得你和老冯俩知道这事儿就行了,赶紧给办了吧。”
“我们两个人签字,将来背责任的时候就要我们两个扛,班子开会研究决定的呢,是班子集体决策,性质不一样。这样吧,你马上找冯厂长,跟他说一下看看他什么意见,你也把我的意见带过去,看他是什么意思,然后我们再做决定。”汪德胜道。
“好吧。那啥,我再去找老冯,看看他啥意见。”周贵奎道。
汪德胜说的完全在理,对于这种事周贵奎又不可能直接按着两位一把手的手签字,让人家扛责任。况且这事儿很可能引起上级领导的反弹性追责,周贵奎只能再去找冯新达厂长。
周贵奎刚一转身要走,正巧冯新达厂长敲门进来。
“嘿,那啥,老冯,正好你来了,我们正要找你呢。”周贵奎笑嘻嘻地说道:“怎么像几个兔子跳进同一块白菜地,早有预谋似的,嘿嘿嘿。”
“哎,老冯,你来了。正找你呢。”汪德胜道。
“可不,我找你们也有事呢,啊。局里又来电话,催要引纬器的技术材料,啊,看来这事儿呀,他们盯上了,啊,不会罢手。我们啊真得提早去跟领导汇报一下,我们也没办法了。啊。”冯新达用山东煎饼话道。
“嘎哈呀,先别说那个破事了,现在有个急事儿,得马上办了。”周贵奎等不及了。
第251章 漫长等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