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六章 形势[1/2页]

重生就得支棱起来啊 北海一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晚上十点已过,盛达广场结束一日的营业。
      草茶门店虽然不在广场大楼内部,但还是遵循广场的营业时间,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
      店门已关,里面大多灯光关闭,只留下吧台区域还亮着灯。
      服务员都下班了,叶师傅也返回前不久刚在旁边租下的公寓房。
      只剩下李丘泽、张杆,与三名店长围聚在吧台收银机旁。
      张杆热衷于数钱这个习惯,倒现在都没有变。
      此时大把钞票逐一过手,脸上透露出一副很过瘾很享受的表情。
      三名店长同样一脸喜色。
      今天的收入可着实不少。
      大店就是大店,远非过去的小店可以比拟。
      这其中最开心,自然还要数胡一洲。
      毕竟他是这家店的店长,虽然现在他这边的利润分成,要拿出一半分给施惠和彭勇。
      但就是这到手的一半,也让人心里美滋滋啊。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每位店长,都将负责的店面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家的原因。
      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一句,老板万岁!
      “多少?”看到张杆已经过完账,李丘泽笑问。
      “两万两千四百二十八!”张杆报出这个数目时,自己的心头都在狂跳。
      “漂亮!”胡一洲大手一拍。
      “我就说营业额肯定吓死人。”施惠笑得合不拢嘴。
      彭勇咧开嘴角无声笑笑。
      李丘泽满意点点头,这个数目与过账之前他预料的差不多。
      毕竟他今天一整天都待在店里观察,有多少客流,客单价大概是多少,心里是有数的。
      两万两千的单日营业额,即便将成本除去一半,公司还要入账一万多。
      盛达这一家店的收入,能抵得上过去五家街边店全盛时期的总和。
      而且据李丘泽估计,接下来客流还会逐日递增。
      这毕竟才开业第一天,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家店,店铺或者说品牌名气,还没有打出去。
      他很有信心。
      盛达广场草茶店,可以说完全是一家超越时代的店铺,从产品到店面装修,这个年代别说本地,就算放眼全国,行业内都无人可以比肩。
      生意不好是没道理的。
      别看自己目前只有一家2.0版本的草茶店,但它正儿八经的在引领行业的发展。
      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草茶将迎来一个绝佳的发展时机。
      为啥?
      金融危机已然席卷而来。
      目前国内市场比较大的奶茶品牌,其实九成九都并非内地企业,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南边的企业,以及内地的对外出口企业,将首当其冲。
      虽然国家后面拿出四万亿救市,我们的整体损失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但港城和宝岛那边由于最先遭受影响,致使很多公司资金链断裂。
      传统奶茶行业这些年本就饱受诟病,再加上这次不可力抗的因素,会致使大批品牌倒闭,从而推出历史舞台。
      奶茶行业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港台品牌纷纷落幕,内地品牌崛起。
      这趟快车李丘泽是搭定了。
      …
      …
      微凉的晚风拂过脸颊,带给人一种久违的舒爽,九月中旬,气温终于有所变化,虽然白天依旧很热,但早晚温差明显在变大。
      总算有了些秋日的味道。
      市区一家小网海鲜餐厅。
      大厅一角,李丘泽和席恩娜相对而坐,后者破天荒地亲自给他倒上一杯冰啤酒。
      “敬你一杯,代我妈谢谢你。”席恩娜说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今晚她请客。
      李丘泽笑着将酒喝掉,问道:“席阿姨那边损失不大吧?”
      “工厂裁员一半,你说大不大?”
      “……这么夸张?”李丘泽瞪眼。
      他可是提前提过醒的,为此特意找席恩娜认真谈过一次,让她转告席阿姨,国际金融环境很是诡异,听说欧美不少大企业相继暴雷,让席家尽快将销售重点从对外出口转为内需供应。
      话说得比较委婉。
      也不好说得太专业。
      这是五月底的事。
      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月。
      当时他不是为了“教训”柴万福,在股市上小露一手,展示出惊人的嗅觉和洞察力吗?
      借由

第三百一十六章 形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