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话一出,不少人嗤之以鼻!
      党派之争,虽然都是不成文的规定,但历朝历代都是有的。
      在官场,结党营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皇权之争,最关键的,就是朝臣的支持。
      当然,皇帝的心意比重最大,但若是皇帝不够强势,就会很容易被朝臣绑架。
      专业术语叫做裹挟民意。
      何为民意?
      朝堂诸公,便是这天下民意!
      上达天听,岂有这么容易?
      一切还不是朝堂诸公说了算。
      现如今,党争暂且平息,大多数时候,皇帝修道,不管政事,加之严嵩、万贵妃、魏忠贤等人的联合,导致清流党和其他小党,根本无力招架,于是只能选择摆烂,彻底交出大权。
      大权旁落,权臣、奸臣当道,虽然不少人心中愤恨,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只能静待时机。
      由于知晓死谏也劝不动天启帝,各党派的人大多选择静观其变,希望能扶持一位合格的太子上去,天启帝已经没救了,他们只能希望太子能够给力一点,为大明重聚国运。
      而这个人选,在这些人眼中,正是二皇子朱祐樘。
      选择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主要是没得选。
      原因很简单,万贵妃这波人,肯定是支持朱祐极的。
      那其他皇子又不堪大用,只有身处榆木州的二皇子朱祐樘合适了。
      严嵩是严党的首脑核心,他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严党。
      此刻,天启帝对严嵩发难,无疑给诸公、各党派人士一个信号,那就是皇上要动严党了。
      “冤枉?”
      “让朕明鉴?”
      “你的意思是,朕老而昏聩,不辨是非了?”
      天启帝看着严嵩,语气淡漠。
      “微臣不敢!”
      “臣一直以来勤勤恳恳,确实不知皇上想要让臣解释什么?”
      严嵩作为内阁首辅、内阁大学士,掌控着整个内阁,在天启帝修道之后,内阁的权势再度提高,形成着一股难以估量的力量。
      “呵呵!”
      天启帝突然冷笑起来,轻轻抬手,吩咐道:“孙公公,给严大学士看一看吧。”
      “是。”孙公公从袖子里面,拿出一本奏折,递给了严嵩。
      严嵩接过奏折,看着上面的内容,眼神微微一凝,心中暗道:果然来了。
      上面的内容,是关于江南贪腐案的。
      奏折上面,记载着严嵩勾结江南巡抚、皇亲国戚,诬陷江南知府荆稷等朝廷官员的事情经过,条理清晰,附带着很多铁证。
      关于荆如忆前来京城上访,为父报仇的事情,严嵩早就听大理寺卿宋正汇报过了。
      荆如忆和包来硬突然失踪,被人从大理寺监牢救走后,严嵩就知道,肯定是有人想要对付他,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能绕过他,直接将奏折和证据送给天启帝。
      看起来,此人身份神秘,或权势地位不低,或麾下有高手。
      “皇上,这是污蔑,朕两袖清风,平日里约束家族中人,从未做过半点越界之事,更别提谋害朝廷命官,贪污受贿。”
      严嵩义愤填膺,解释道。
      严嵩的眼神中带着悲愤,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仿佛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冤枉的。
      但朝堂诸公是什么人?
      能混到金銮殿之上的,那可都是人精。
      一个个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n

第323章 三司会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