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3章 再次弹劾[2/2页]

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张六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秦政学他初入仕途,所认识有些权势的也就只剩下老夫了,牵扯上这样的罪名,谁又能救得了他,到时候他可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哪怕最后能被陛下网开一面,怕也是没办法留在京中了。
      一旦出了京,尤其是到哪种偏远苦寒之地,随便寻个什么由头,就能让他回不了京。”
      和陈瑛相比,秦政学的确太渺小了。
      同一时间,东暖阁。
      郑和把外面发生的情况,一五一十告知给了朱元璋。
      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听郑和汇报的郑和,听到此震惊之余,愣了一下,才合上奏章,微微一笑道:“陈瑛吃的盐比秦政学吃的饭都多,没想到竟会出现这种纰漏,昨日秦政学出城作甚去了?”
      朱棣躲在背后看好戏,但总归是要在掌控全局的情况之下。
      东厂既在查探此事,那点点滴滴之事肯定是要都收于囊中的。
      “有人指引,应该是为证明清白的,这个指引之人应该是秦侍讲。”
      秦锋一直都与陈瑛有仇怨,而且陈瑛和秦政学的仇,还是由于秦锋一手主导的。
      现在陈瑛要找秦政学报仇,秦锋肯定不会只看好戏的。
      “哦,那这样说来的话,若非秦锋,秦政学他怕是很难脱身了,秦锋是真有要交给秦政学的东西,还是知道了陈瑛要做的事情?”
      到底是哪种情况,那区别可大了。
      若只是交给秦政学东西,那倒简单。
      可倘若提前知道陈瑛要做的事情,提前知会给秦政学,那可就不简单了。
      郑和对朱棣忠心,自不会给秦锋打掩护的,随之回道:“应该都有,王金虎领着人把东西埋到了城南的小树林,秦政学挖了几个时辰才终挖到,赵三娘案才刚发,王金虎便又提前寻到了拉秦政学出城的那车夫,让那车夫如实回答官府的问话,应该是怕陈瑛的人买通,说了对秦政学不利的证词。”
      朱棣也不是第一天认识秦锋了,如此一环扣一环,的确像是出自秦锋之手的。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小子是和秦政学又深交吧,这怕是想以秦政学对付陈瑛吧,如此来看,那小子交给秦政学的东西,肯定是有陈瑛的关键罪证。”
      秦政学明显没抓住陈瑛的关键证据,如若不然,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拿出来,没必要等着陈瑛对他一次次挖坑。
      秦锋三番五次的救秦政学,若不是有关键证据,那就没必要这么折腾了。
      朱棣自言自语分析了几声,也不再继续。
      朱棣不做吩咐,郑和也就安心等着。
      正当此时,有个内伺匆匆跑了进来,禀报道:“陛下,工科给事秦政学求见。”
      朱棣瞅了郑和一眼,并未开口。
      秦政学这个时候求见,总不至于是来找朱棣自证清白的。
      别看朱棣召见过秦政学一次,把他提拔成了工科给事。
      但他在朱棣眼里仍旧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是否被冤枉根本无所谓,朱棣只在乎的是能否为他办事的人。
      秦政学他屁股上的屎擦不干净,朱棣完全可一脚踢开他,根本不会留给他多余证明清白的机会的。
      秦政学能混到今天这一步,对这点不会不清楚。
      他这个时候能够讯过来,指定是有至关重要之事要说的。
      “让他进来。”
      朱棣连停顿都没有,随之抬手。
      若说朱棣一点有关陈瑛的情况都没掌握,那是不可能的。
      朱棣对京外的事情,或许不能那么事无巨细的了解。
      但在天子脚下这一亩三分地上,他该了解的不该了解的,那可是一清二楚的。
      尤其是他身边正用着的这些人,他们使些手段并不碍事,这世界之上本就不是什么非黑即白的。
      但,这些手段所留下的把柄必须得牢牢抓在手里。
      一旦超于自己掌控,或者没有了利用的价值,那随时都可以这把柄治罪。
      如此一来的话,还不会让人觉着他寡恩,过河拆桥。
      片刻的功夫之后,秦政学走进。
      规规矩矩行礼之后,秦政学当即出言道:“臣要弹劾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乱用职权,假公济私,铲除异己,以自消墨汁扰乱朝廷科举,事情败露嫁祸他人。”
      果然,所有的一切和朱棣猜测的差不多。
      朱棣端起旁边的茶杯,咕咚咕咚灌了好多,这才问道:“朕记得你上过这样的一道奏章,陈卿官职在你之上,你又不是风纪官,你若弹劾除非难处实质性的证据,若是不然,朕不可能因为你的几句弹劾就治罪于一个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来。”
      朱棣之所以坐山观虎斗,便是存了罢了陈瑛的心思。
      倘若秦政学上次的弹劾就能拿出关键证据的话,朱棣也就不会留中不发了。

第163章 再次弹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