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 又有人拜师了[2/2页]

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张六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棣都说话了,他还怎么弄?
      其实陈瑛没想明白的是,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甚为看中,若一开始就不看好囊括算数的科学的话,就不会让朱瞻基跟着陈瑛学习了。
      另外,若非怕新科士子拜入科学门下,也就不会让他们两人打这个赌了。
      朱棣受过儒家教育,却又着重与军事方面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在北平待了些年的缘故。
      性格上与洪武皇帝有极大的相同,却又比洪武皇帝多了些包容。
      因而,在接受科学的时候也能够更快一些。
      短短几日时间,朝中倒有大臣对士子专研科学,而懈怠本业弹劾过秦锋。
      这个弹劾的确有道理在的,这些士子是为科举的,而不是为了考入科学一门的。
      为了科学耽误了本业,孰轻孰重。
      刚开始的时候朱棣倒也放任了秦锋几天,后来士子追捧科学的热度一直不减,朱棣才下了道口谕命秦锋不能让士子因小失大,耽误了自身本业。
      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只差一哆嗦了,若不能多些士子拜入科学一门的话,那折腾了这么久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经过仔细考虑,慎重分析,秦锋觉察出朱棣对科学一门的支持后,增加了一条要求。
      考虑参考士子不因科学影响本业,特此规定所有参与的士子必须得交篇文章,现场发挥自由书写不设题材。
      如此的话,要秦锋更多了些好处。
      有文章在,也可更好判断士子们在经史子集中的水平,以预料将来能有多少人中举。
      都是举人,写个不设题材的文章岂不手到擒来,对这条新加的要求大部分人倒也没有不满。
      毕竟都已经准备拜入科学一门了,总归得站在科学一门上考虑。
      为了一条本为了你好的要求,大肆责怪科学一门也不好看。
      当然,也会有人小肚鸡肠之人觉着突然增加的一条是出尔反尔,他们即便能写出来,也誓死不再加入。
      这样的人即便将来入了科学一门,也很难沉心专研学术,不拜就不拜吧。
      大概过了十几天,就在刚把最后一条加上的时候,又有人寻了过来。
      在那之前,倒也有不少人过来,可浪费了笔墨,无一人通过。
      很大一部分人,连及格都办不到。
      虽然费了些时间,但既已答应的事情,当然就不能反悔。
      更何况,能过来的也是对科学有着热情的人呢。
      倘若在会试之后,他们仍有这个热情,降低一下要求,把他们收入外门弟子也是可以的。
      几人寻过来的时候,那天恰好秦锋也在。
      平日的时候,会是曾?ぃ?苊霞颍?苁鋈?值苈种档摹
      他们负责监考欲要拜师的人,最后把考完的卷子交给秦锋,由秦锋来判断是否合格。
      最后,把名单公布在飞腾实业外面。
      有的人开始用的是真名,但瞧着那些实在难看过眼的分数,后来便有人钻了空子,直接用假名了。
      真假名字不重要,只要最终能中进士就行。
      随同秦锋一起的,则是周孟简。
      几人进来还不等报名,周孟简便一一报出了他们的名字。
      对此,几人脸色还是很难看的。
      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原因如何,周孟简也清楚。
      几人不高兴,周孟简笑得眉开眼笑。
      “你们好歹都是读书人,祖宗之姓,父母之名说不认就不认了?今天恩师也在,能得恩师现场亲自阅卷,那是你们的荣幸。”
      反正已经报了,再怪怨也无济于事了。
      几人拱手与秦锋见了礼,喊了一声秦先生。
      还没入门,只能以先生相称了。
      “你们都是江西籍的?”
      几人纷纷点头,自行做了介绍。
      “学生杨相。”
      “学生王训。”
      “学生杨子环。”
      “学生周枕。”
      秦锋微微一笑,道:“江西多才俊,期待各位共创科学。”
      之后,秦锋抬手,招呼周孟简发放了考卷。
      考的人多了,每人的题都差不多,唯一变化的也就是顺序了。
      这也是防止有人记住题目,拿出去作弊。
      虽说以他小小科学不至于,但也为了以防万一不是。
      很快,四人落座,秦锋当然不会椅子待在屋子,唯一留在屋子的只有周孟简。
      周孟简眼睛不眨的盯着这几人。
      其实说来拜入科学一门没什么利益可选,凡拜入者都是因为热爱,因此去作弊可能性极小的。

第62章 又有人拜师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