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食人居然敢来打大唐?
      这道消息传到中原大地,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年头,居然还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敢来打大唐?
      结果,这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大食人寇边了。
      顿时群情激奋。
      “大食人不自量力,必将自取灭亡,各地官民百姓无需担忧,照常生活……”
      一道来自长安的皇帝旨意传遍天下。
      天下官民百姓自然不会担忧,强大的大唐只会让任何强敌倒在家门口。
      官民百姓猜测的是,这劳什子的大食,多久会在唐军的铁蹄下灭亡。
      官民百姓们不明白,这劳什子的大食怎么有胆子来犯大唐虎须?
      可这个结果,却在李贤和宰相们的预料中。
      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大食人会来得这么突然,还比预料中要来得早。
      要不是黄金堡及时警觉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陛下,黄金堡的及时示警和争取时间,如今安西已经将大食人挡在了黄金堡外,各方支援已经陆续到位,大食人已经没有机会侵入安西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汇总,兵部和内阁做出了这个判断。
      李贤说到:“很好,那就原计划实施下一个阶段,将大食人拖垮在吐火罗地区。”
      针对大食人的进攻,大唐有三个应对阶段。
      挡住大食人攻入境内。
      将大食人拖在吐火罗地区,将他们拖垮。
      把大食人拖得元气大伤,就主动出击。
      “将大食人拖在吐火罗地区消耗,就要让大食人感到有机会能击败咱们,这就需要一个统帅来统一指挥西域三省。”
      狄仁杰的建议,是应有的。
      “元忠,你来当这个统帅如何?”
      李贤看向魏元忠。
      从后方支援的三万唐军,已经在赶往安西的路上,加上西域三省的兵力是绰绰有余的。
      河西和西域三省的屯田使得粮草根本不缺。
      有兵有粮又有群众基础,只是挡住大食人的进攻不会有什么难度。
      但要旷日持久地把大食人拖住,让他们源源不断地增兵,就需要智慧了。
      “臣,领命!”
      魏元忠没有丝毫犹豫,领旨!
      李贤任命魏元忠担任西域三省行军大总管,总领三省军务。
      西域的战事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李贤的目光注视在东北和西南两个地方。
      东北地区。
      唐军将防线巩固在沈阳到丹东一线,以东的区域全部都让给了突厥人、高句丽人、契丹人和??人争抢。
      北部,唐军则在向东推进,将不投降的各部诸胡往东驱赶。
      龙城在两年前就被唐军攻占,也正式成为大唐北海省的省会,唐军驱赶诸胡数万人,利用水泥筑城。
      历时两年,一座能容纳十余万人居住生活的城池屹立在漠北大地上。
      这也是数千年来,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第一座巨城。
      城池是建造了,可居民却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龙城太远了。
      不是,龙城远没有碎叶远,可这地方跟西域相比,要贫瘠苦寒得多。
      李贤无奈,只能在河东河北各省动员自愿迁往龙城的百姓,给予丰厚的安家费。
      采取老办法,送土地牛羊和老婆!
      这才先后动员了两万余单身狗前往。
      加上北海省两万唐军,使得北海省的大唐军民,全都是单身狗。
      唐军攻略北海驱赶突厥人各部,最不缺的就是牛羊和女人,首任北海总督萧炎一声令下;
      两万大龄单身狗,每人分配一栋房子,配了两个女人,再领养两个十岁以下的诸胡幼男幼女。
      在中原一穷二白的大龄单身狗们,一下就过上了有屋有房、有女人有儿女,有田地农场牛羊,还有几个胡人奴隶的幸福生活。
      一个个的都成为了土财主!
      “大帅,这可是下了血本了!”
      北海总督府下属的三大都督之一的山猪对此苦笑。
      萧炎,作为最早到李贤麾下任职的人,如今也凭借着本事当上了一省总督。
      虽然北海省一穷二白,连碎叶都远远不如。
      但从无到有,也更有成就不是?
      早在入雍王府之前,萧炎的麾下就有四大助手:山猪、山猫、山狗和山鹰。
      山鹰很早之前就被调离,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山猪三人则一直在萧炎麾下,成为北海总督府的三大都督。
      这回补贴两万大龄单身狗,几乎掏空了北海省抢了两年的家底。
      “只要这两万人能在北海立足扎根,过上十年,这十几万人就是纯纯的汉人。”
      两万唐人,四万诸胡妇女,加上四万以上的诸胡幼童,过上十年,这两万唐人又至少生出五万孩童。
      十年后,围绕着龙城就有十五万以上的唐人,加上驯服归附的新唐人,北海省就会稳定下来。
      总督府佐使桂一山说道:“大帅,这两万人是安定了下来,纺织厂项目考察组快到了。
      这个项目绝对不能黄了,这项目足以带动数千人直接就业,以及稳定数万诸胡情绪令其归心。”
      桂一山是两年前科举的第四名,他请命来到草创的北海省历练。
      那时的北海省还只有借河东的一个城,八千萧炎本部兵马。
      经过两年的发展攻略,得到朝廷和兄弟省府的大力支持,已经颇具雏形有了攻略和守卫的能力。
      桂一山在百里弘毅身边安插了奸细,得知羊毛做成成品的技术壁垒已经被攻克。
      朝廷有意在西域试点一个纺织项目。
      立即就向萧炎陈述要为北海省拿下这个纺织厂。
      纺织厂项目,最终落在了北海省的头上,由工部和监造局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很快就会到来。
      一旦纺织项目落成,带来数千人就业不说,所需要的巨量羊毛将让诸胡的生活得以稳定,让他们安心放牧。
      这也将诸胡稳定在固定的区域,成为牧场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使得诸胡归心,能更好地融入大唐,成为新唐人。
      “老秦,政务由你全权处理。一山,这考察团由你全权负责,我还要指挥军队继续向东逼迫突厥人。”
    &nbs

第242章 东北和西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