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 上元节诗会(一)[2/2页]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酸酸吃柠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儒可不止在诗词这一样上造诣极高。
      《登高》和《论秋》都是李恪自己起的名,将王伟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命名为《登高》,将刘禹锡的《秋词》命名为《论秋》,算是一种符合穿越实际状况的运用。
      诗词仅仅是生活中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平时杨秀颖还是喜欢看书。
      杨秀颖面前素纸上所抄的诗,都是她刚刚听着感觉不错的,于是便随手记在纸上。
      这张纸本是让李恪作诗用的,现在被杨秀颖用了,不过没什么关系,她知道李恪不作诗,没什么人会闲的没事来追究的。
      丝竹声一直悦耳,舒缓却又不停,就像雨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一样让人欢喜。
      一张张的素纸在众人手上传来传去,有青楼女子用清脆的声音将优秀的诗作吟诵。
      “夫君,你瞧这个。”杨秀颖时不时让李恪看别人作的诗。
      李恪虽然看不太懂,但还是一直在肯定地点头,赞同杨秀颖的看法。
      诗会上传阅素纸时都在小声讨论,与自己好友交流,说哪个好哪个不好,直到所有纸张传阅一轮。
      接下来就是评委们的评选时刻。例如作为地位最高的两位客人,甚至刚开始的时候,说过一番“诸位乃国家栋梁之才”之类的话,。
      诗会上的才子若有佳作,多会直接起身与众人品评,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人送来几首质量足够好的诗词,纸笺在众人手上流传观看,如果那首诗真的好,或者有其它看法,便也会有人起身念诵一番,与众人讨论,自然也会做出点评。

第三十九章 上元节诗会(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