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3章税务总府衙门[2/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梳理了出来。
      这才是解决吃饭最重要的政策问题。
      大明朝却的真的不是粮食,也不是田更不是勤劳的人民。
      而是良好的政策。
      “第四、即日起,顺天府开始试行银票由皇家票号发行银票可抵税。”
      皇帝此话一出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是钱龙锡,他大声道:“陛下……”
      “钱阁老先不要激动,此时朕不劳烦钱阁老,朕自会找人操持。”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朕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先咽回去。”
      “是!”
      钱龙锡还能是什么意思?
      银票推行,这简直就是大炸弹,比税务剥离还狠!
      为什么这么说?
      大明朝干什么最赚钱?
      税收啊!
      为什么收税最赚钱?
      因为税收无法标准化啊!
      为什么无法标准化?
      因为税收大多数交的是粮食。
      粮食要运输,京杭大运河有13万支运兵,负责每年的漕运运送税粮,他们是要吃饭的。
      还有收粮食的那些差役也是要吃饭的,这些人吃的饭,拿在手里的,可都不是从朝廷的税粮里扣,是老百姓承担。
      这就是耗羡。
      至于一个人吃多少呢?
      还不是凭着知府一张嘴就可以了。
      这就是没有标准化。
      但如果用银票来抵税,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人员大大减少,肥水自然就跟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减了。
      这尼玛要是银票真的全国推行了,许多官员口袋的收入,将会大大的减少啊!
      不仅仅是运输的耗羡,例如税收时贼恶心的踢斛,基本上也就消失了,还想要通过恶心的手段来多敲诈税,是不可能了。
      崇祯笑了笑道:“今日就说这么多,全部都记下来了么?”
      方正化出列道:“都记下来了,请陛下过目。”
      崇祯拿过来看了一眼,没有异议。
      他说道:“退朝。”
      说完,转身便离去。
      为什么这一次的新政只有这几条?
      为什么各种廉政公署、检察院、地方常务武装力量各种政策不一股脑儿的全部塞进来?
      那不现实。
      塞太多,也无法消化。
      目的不是已经提了么?
      粮食!
      吃饭!
      所以,这几条都和吃饭有关系,和农民有关系。
      所有得事情,都得一步步来,想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不可能。
      不但不可能,还可能被撑死。
      退了朝后,官员们都沉默地离开皇极殿。
      外面被打得一瘸一拐的周士朴看见大家都出来了,他便走到韩?p面前:“韩阁老。”
      他肯定是出了钱的,不然这二十棍子下去,他怕是站不起来了。
      不过肯定是打伤了的,不然不好交差。
      “周大人没事吧?”
      “怕是要卧床些时日了。”
      一边的钱龙锡叹了口气:“其他的我倒是不说什么,这银票,恐怕就很难推行。”
      周士朴一听要推行银票,神色一变:“陛下还推行银票?”
      “是。”
      “不可能,没有人愿意接受银票!”周士朴压低声音,深怕被人听到,“陛下想得太简单了!”

第153章税务总府衙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