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大明国立北京大学[1/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快报的突然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但是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惊恐。
      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当然是恐慌,尤其是不少大臣。
      他们总觉得这玩意儿是在鞭尸。
      人都砍了,再上报纸批评一遍,然后传到民间再被骂一顿。
      而且这一次写加派案,万一下一次写对官员有害的怎么办?
      总之,有人又有意见了。
      当然,鉴于最近皇帝的暴脾气砍了不少人,有些人虽然有意见,却先忍着。
      等时机成熟了,再把这个大明快报给整倒。
      他们不知道,崇祯也在忍着,等时机成熟了,该算的账一件件算。
      经历了加派这件事后,崇祯已经切身感受到大明朝官僚之腐败。
      治理腐败,要防,也要疏导,更要刮骨疗伤,即砍人脑袋,提拔能吏。
      但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最重要的是,改革官员的来历。
      现在官员都是科举入仕。
      科举制在古代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是要真的彻底改变大明朝,肯定不能依靠科举制度了。
      或者说,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
      不能只是考八股文,不然出来的都是会打嘴炮的杠精。
      明末这是意识形态出了很大问题,儒家道德至上论就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
      本身道德这东西是很不错的,可是一到了政治层面,就变味了,就和后事美帝的民主论一个鸟德行。
      所以,要改。
      但是不是现在就改变科举,科举毕竟也已经好几百年了,绝不是他皇帝一挥手,就能取消,然后凭空再生出一个其他的制度来的。
      那么如何改?
      先不要动科举,现在成立一所大学。
      先从崇祯需要的人才开始培养期。
      这个大学就是完全脱离科举那一套的。
      学校崇祯今年年初崇祯就交给方正化在筹备。
      就在北京城西北边,叫做大明国立北京大学。
      七月十日,当北京城的人还在讨论大明快报的时候,崇祯已经悄悄出了北京城,来到西北郊。
      如果没有记错,这里在后世应该就是北京大学所在的地方。
      大明国立北京大学的规模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看起来简陋。
      门口写着校训:实事求是,探索真理。
      这就是崇祯要改过来的。
      大明朝的读书人一个个都像神棍一样,都是嘴炮王者,键盘侠鼻祖。
      而21世纪的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则简单多了,就是实事求是!
      崇祯进了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门,在里面转了一转,对方正化说道:“这里可以容纳多少人?”
      “回禀陛下,现在目前可以容纳300人。”
      300人?
      “可以,隔壁的军事学院要尽快修建。”
      “是!”
      “宋应星和徐光启呢?来了么?”
      “奴婢去瞧瞧。”
      不多时,方正化就回来了,说道:“皇爷,两位大人都已经到了。”
      “快叫进来吧。”
      徐光启和宋应星快步走进来,道:“臣参见陛下,不知陛下驾到,让陛下久等,有罪。”
      “都免礼吧,

第105章大明国立北京大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