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章调动新军[1/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王府又发生了什么?
      四月的时候,温体仁本来是要去蜀地找蜀王的麻烦的,因为蜀王那里的土地兼并太严重了。
      到底多严重?
      说个数据。
      70%的田在宗室名下。
      但因为陕西局势的持续恶化,温体仁被紧急调到了西安府,来到了秦王这里。
      这一届的秦王是谁呢?
      秦肃王朱谊漶。
      他干了什么?
      他其实就和平常一样吃吃喝喝,像他这种级别的亲王当然不会亲自去抢良家妇女,要搞女人,尝试新鲜花样,那也是下面的人都安排好。
      可倒霉的他,被温体仁盯上了。
      于是很快就安插了一条罪名。
      什么罪名?
      据说是在当地造成了一场死亡人数高达十五人的大案。
      案件与秦肃王没有直接关系,但与世子朱存枢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案子并不复杂,就是秦王世子朱存枢出去浪,看上了良家妇女,于是要抢人,但对方不肯,于是就出了人命。
      这事被捂住了,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但温体仁却到西安把这个案子给翻出来了。
      这种事传到朝堂上,大家都愤怒了。
      圣道治国的大明朝应该是众正盈朝,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身为宗室子弟,竟然做出如此发指的恶行,实在令人愤怒不已。
      于是接下来,一大堆人开始弹劾晋王和秦王。
      甚至有人恨秦王比晋王更甚。
      为何?
      因为道德这东西是明朝朝堂的政治正确。
      大家都知道宗室不是好东西,大家也知道地方上的官员欺压老百姓,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但是现在逮到了,大家就是想从这里做文章。
      越是批斗得凶狠,越能显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正义,就越能在其他大臣心中留下好印象,至少以后有官职空出来的时候,廷推推荐这个人,大家有一个理由。
      这种扭曲的现象,在大明朝的官场上是一种常态。
      道德不是真正的道德,而是一种极端的政治正确,就如同后世美帝……
      温体仁可以说是轻轻动了一下手指,就将某些人挑拨到了高潮,不得不说他心思够深。
      在大臣们的一顿口诛笔伐后,幕后推手崇祯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龙颜大悦,哦不,龙颜大怒,立刻圣旨一封,派人去了太原,将晋王捉拿到北京,没收了全部家产。
      又圣旨一封,将秦王世子朱存枢捉拿到北京。
      这下秦王吓到了,他连夜去找温体仁想办法。
      温体仁立刻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大王应该立刻拿出一些粮食,赠送给灾民,以表示大王的仁德,这样陛下必然不会追究大王您的责任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
      好了,问题又来了。
      几天之后,温体仁又一封奏疏到北京。
      这下把满朝文武都吓得差点要隔空把秦王暴揍一顿了。
      温体仁写了啥?
      秦王对陛下捉拿世子朱存枢心怀不满,用粮食贿赂造反的逆贼,企图收买人心,对抗朝廷,其心可诛。
      崇祯一看这种罪名,卧槽!温体仁这厮真尼玛是个流氓啊!
      接下来就是走流程的一些事了,什么样的流程?<

第90章调动新军[1/2页]